李明吉
,
吕宪义
,
孙宝茹
,
李春燕
,
李博
,
金曾孙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2.016
采用电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EA-CVD)制备了氮掺杂金刚石膜,用SEM、Raman光谱、XPS、EP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金刚石薄膜的品质和膜中的氮杂质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金刚石膜的形貌从完整的晶面逐渐变为与(100)面共存的"菜花状",且非晶碳的含量增加,品质下降.金刚石膜中氮以Ns0、[N-V]0和[N-V]-1的形式存在,在较低氮气流量下[N-V]0和[N-V]-1的含量较多,Ns0氮杂质的质量分数在1.50×10-~4.83×10-4之间变化.
关键词:
金刚石膜
,
EA-CVD方法
,
膜品质
,
氮杂质
李明吉
,
吕宪义
,
孙宝茹
,
金曾孙
功能材料
采用电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EA-CVD)制备掺氮金刚石薄膜,研究了不同氮气流量对金刚石膜的生长速率、表面形貌和膜品质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较低的氮气流量下,金刚石膜的生长速率增加,在较高的氮气流量下生长速率减小.利用SEM、Raman光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及品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氮气流量为4sccm时金刚石膜的结晶比较完整;当氮气流量为8sccm时生成与(100)面共存的"菜花状".氮气流量的进一步增加,"菜花"表面(100)晶面显露的数量明显降低,非金刚石碳含量和氮杂质含量增加,金刚石膜的品质明显下降.
关键词:
金刚石膜
,
氮气
,
生长速率
,
表面形貌
,
膜品质
,
EA-CVD方法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刘丽玲
,
袁国翠
,
牛耀玉
,
田超
腐蚀与防护
对宝浪油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水质、腐蚀挂片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系统腐蚀严重.为了确定腐蚀影响因素,进行了污水流速、温度、pH等因素对腐蚀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了这些因素对宝浪油田污水腐蚀影响规律,为日后制定防腐蚀措施可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污水
,
腐蚀
,
影响因素
钛工业进展
回顾了2004年宝钛股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介绍了近期中国钛行业所面临的问题,简述了宝钛股份的"十一五"发展战略及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宝钛股份
,
2004年
,
经营
,
展望
冯帅
,
谢建军
,
王纲
,
王明松
钢铁研究
通过分析邯宝2号高炉锌的走向及平衡,计算得出:2号高炉的锌负荷为0.555 9kg/t,入炉原料中烧结矿是高炉锌的主要来源,烧结矿带入高炉锌的比例达到81.76 %;2号高炉的排锌率仅为46.12%,高炉正处于锌的积蓄期,有可能使炉况出现波动和风口上翘.严格控制烧结矿、球团矿的锌含量是解决锌危害的有效措施.随着焦炭中ZnO含量的升高,焦炭的CRI提高,CSR降低;随着ZnO含量的提高,烧结矿和球团矿RDI+6.3下降,RDI-3.15和RDI-0.5均上升,但烧结矿粉化比球团矿严重.
关键词:
锌平衡
,
排锌率
,
焦炭
,
烧结矿
,
球团矿
黄青松
,
吕瑞典
,
张健
腐蚀与防护
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与分析、土壤埋片试验分析以及腐蚀电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宝浪油田区域四种类型的土壤进行了腐蚀性分析,得出该区域土壤的综合腐蚀性以及强弱分布规律,对宝浪油田埋地管道防腐蚀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宝浪油田
,
土壤腐蚀性
,
腐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