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华
,
李爽
,
姚忠平
,
孙学通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5.004
在3种不同的电解液体系中,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了陶瓷膜.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陶瓷膜的形貌特征、相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生成的陶瓷膜结构和性能不同,硅酸钠体系中生成的陶瓷膜厚度大、偏铝酸钠体系中生成的陶瓷膜较薄,偏铝酸钠与硅酸钠的混合体系中生成的陶瓷膜致密、耐腐蚀性能较好.三体系中生成的陶瓷膜中都含有MgO,偏铝酸钠体系陶瓷膜中含有MgAl2O4、硅酸钠体系中含有Mg2SiO4,混合体系中则这两种物质都存在.
关键词:
电解液体系
,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耐蚀性
孙学通
,
江鸿杰
,
杨萌蕾
,
关锐峰
,
张新平
功能材料
研究了多孔NiTi记忆合金在H2O2+HCl溶液中的低温化学氧化过程和500℃的高温热氧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2种表面氧化处理后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貌、Ni/Ti比及膜层生长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多孔NiTi合金表面和孔内氧化膜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利用2种表面氧化技术在合金表面和孔内获得的氧化膜Ni含量均明显低于基体,且合金孔内氧化膜Ni含量低于表面氧化膜;多孔NiTi合金孔内的氧化对于与氧亲和力弱的Ni而言更加困难,孔内氧化膜的生长速率低于表面氧化膜的生长速率。
关键词:
多孔NiTi合金
,
表面氧化
,
生长速率
,
Ni/Ti原子比
孙学通
,
杨萌蕾
,
江鸿杰
,
关锐峰
,
张新平
材料导报
在H2O2+ HCl溶液中对多孔NiTi合金进行了化学氧化处理表面改性.利用EPMA、SEM、原子吸收光谱对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组成、形貌及化学氧化处理前后的Ni离子释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H2O2+HCl溶液化学氧化表面处理后合金表面Ni含量显著降低,在生理盐水中的Ni释放速率明显下降;H2O2+ HCl溶液浓度和氧化时间均对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多孔NiTi合金
,
化学氧化
,
氧化膜
,
Ni离子溶出
孙学通
,
姜兆华
,
李延平
,
辛世刚
,
姚忠平
无机材料学报
在NaAlO2溶液中,采用微等离子氧化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出含α-Al2O3相高硬度陶瓷膜。利用显微硬度计分析了膜层的硬度及其分布,用落球冲击法、耐热循环冲击法研究了膜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并探讨了在微等离子体氧化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和负相/正相电流比(Ic/Ia)对膜层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浓度较高的铝酸钠溶液中(0.15-0.20mol/L)得到的膜层含有大量α-Al2O3相且随着Ic/Ia比例减小α-Al2O3相的含量增加,此种膜层硬度为1100-1600Hk50g;而在低浓度溶液中(≤0.050mol/L)得到的膜层只含有Al2TiO5和金红石型TiO2,硬度仅为500-850Hk50g。横截面硬度分布:从界面处到膜的表层硬度逐渐增大并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利用SEM观察了经落球冲击后膜层的表面的状态,发现膜层表面无裂纹及脱落的现象,膜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另外,在耐热循环冲击试验中厚度最低的膜层热冲击循环次数最高。
关键词:
微等离子氧化
,
phase composition
,
titanium alloy
,
coating
姜兆华
,
姚忠平
,
李延平
,
吕彦冬
,
孙学通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1.020
研究了3种磷酸盐分别作为电解质交流微等离子体氧化TC4钛合金所制得的陶瓷膜的耐蚀性,其中3号磷酸盐的效果最好.并在铝酸钠体系和硅酸钠体系下,进一步研究了3号磷酸盐对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结构、形貌、成分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磷在陶瓷膜中不形成晶相,而是以非晶相物质沉积在膜层中;铝酸钠体系,磷元素由膜内层向外层逐渐减少;硅酸钠体系,磷元素在膜内、外两层含量高,中间处含量低;两体系下,3号磷酸盐的用量适当增加,陶瓷膜耐点蚀性提高.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氧化
,
钛合金
,
陶瓷膜
,
耐蚀性
姚忠平
,
姜兆华
,
辛世刚
,
孙学通
,
张雪林
,
吴振东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5.04.007
在偏铝酸钠溶液中,利用双向脉冲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复合氧化物陶瓷膜.分析表明,陶瓷膜由Al2TiO5、α-Al2O3和金红石型TiO2构成,其中Al2TiO5为主晶相,金红石型TiO2含量由膜外层向内层逐渐增多,而α-Al2O3含量由外向内逐渐减少;整个膜层分为致密层和疏松层两部分.陶瓷膜提高了钛合金的耐盐酸和硫酸腐蚀性能.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使得钛合金的耐点蚀性能明显提高,同时使TC4钛合金与LY12铝合金之间的电偶腐蚀得到改善.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氧化
,
陶瓷膜
,
耐蚀性
,
钛合金
辛世刚
,
姜兆华
,
吴晓宏
,
孙学通
,
赵连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交流条件下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合成了氧化铝陶瓷涂层.XRD分析结果显示,涂层中α-Al2O3相与γ-Al2O3相的含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氧化2.5 h后可以得到由单一的α-Al2O3相组成的涂层.陶瓷涂层厚度的生长速率大约为0.7μm/min;在135 min之后,涂层的厚度基本不变.氧化最初的15 min之内,涂层的表面密度仅为0.088 mg/cm2,然后表面密度增大.在氧化15 min~60 min之内,表面密度(y)与氧化时间呈直线关系.在氧化60 min之后,y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关键词:
铝合金
,
微等离子体氧化
,
陶瓷涂层
孙学通
,
姜兆华
,
李延平
,
辛世刚
,
姚忠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4.04.029
在NaAlO2溶液中,采用微等离子氧化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出含α-Al2O3 相高硬度陶瓷膜.利用显微硬度计分析了膜层的硬度及其分布,用落球冲击法、耐热循环冲击 法研究了膜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并探讨了在微等离子体氧化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和负相/ 正相电流比(Ic/Ia)对膜层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浓度较高的铝酸钠溶 液中(0.15~0.20mol/L)得到的膜层含有大量α-Al2O3相且随着Ic/Ia比例减小α-Al2O3相的 含量增加,此种膜层硬度为1100~1600Hk50g;而在低浓度溶液中(≤0.050mol/L)得到的膜层只 含有Al2TiO5和金红石型TiO2,硬度仅为500~850Hk50g.横截面硬度分布:从界面处到膜的 表层硬度逐渐增大并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利用SEM观察了经落球冲击后膜层的表面的 状态,发现膜层表面无裂纹及脱落的现象,膜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另外,在耐热循环冲击试验 中厚度最低的膜层热冲击循环次数最高.
关键词:
微等离子氧化
,
钛合金
,
陶瓷膜
,
相组成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