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可
,
曹立新
,
常素玲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1.020
一维纳米结构在介观物理以及纳米级器件的制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管等一维纳米结构成为研究的焦点. 综述了近来文献报道的有关一维纳米材料制备的新方法, 如声波降解法、模板法、气相-液相-固相法、溶剂热法等, 其中对形貌控制得较好的模板法做了重点介绍. 另外, 对一维纳米材料的性质如热稳定性、 电子传送特性和光学特性及其在激光发射和光学开关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一维纳米材料
,
制备
,
模板法
曹立新
,
吕艳玲
,
孙大可
功能材料
以乙二胺和水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n离子掺杂的ZnS纳米晶,探讨了反应温度、掺杂离子浓度及锌硫比对ZnS:Mn纳米晶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高于180℃时才会生成纯硫化锌,而调整锌硫比,会得到不同晶型的硫化锌,Mn离子掺杂浓度则对硫化锌的生成和晶型无明显影响,对发光强度有一定影响.在220℃、锌硫比为1:1、Mn离子掺杂浓度为1%的条件下制备的硫化锌纳米晶具有比较好的发光性质.
关键词:
发光
,
ZnS
,
纳米晶
,
制备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张立学
,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6.06.07
铁电材料的性能在铁电相变后会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时效现象”。铁电时效现象对铁电材料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其性能可靠性下降。铁电时效与可动点缺陷(如氧空位)的扩散密切相关,但其微观机理一直未被阐释清楚。核心问题是无法理解铁电相变为什么会驱动点缺陷扩散。作者基于其所提出的铁电晶体中的点缺陷短程有序对称性原理,指出:铁电相变后,晶体对称性发生改变,点缺陷短程有序对称性受控于晶体对称性而发生改变的这一原理驱动了点缺陷的扩散。进一步,通过时效调控晶体点缺陷的对称性,产生电场下可逆的电畴翻转,在钛酸钡铁电材料中发现了40倍于传统电致应变的巨大可回复电致应变效应。该结果为开发大电致应变材料提供了途径。此外,通过原位偏光显微镜观察验证了可逆畴翻转过程,为可回复大电致应变提供了直接的介观证据。并对电子顺磁共振谱线进行分析,证明了点缺陷具有与晶体对称性一致的轴向对称性。同时指出,利用晶体对称性与点缺陷对称性发生改变时的时间差,可获得多尺度的新奇效应。
关键词:
铁电时效
,
钛酸钡体系
,
点缺陷
,
对称性原理
,
电致应变
孙德沛
腐蚀学报(英文)
炼厂汽提装置冷凝液管道的防腐孙德沛(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炼油厂辽阳111003)辽化炼油厂年处理9546吨含高H2S、NH3的污水汽提装置,自95年12月开车以来,仅3个月时间,就在三级分凝液碳钢管线上发生了严重的腐蚀与堵塞现象,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鉴于上述情况,进行了腐蚀原因的分析,采取了防护措施,经几个月的运行,腐蚀与堵塞得到了抑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腐蚀原因分析1.1腐蚀与堵塞部位碳钢管线腐蚀与堵塞部位,多发生在三级分凝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