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伟
,
孙四全
,
王立君
材料导报
随着镁合金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疲劳性能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近几年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进行分析,从冶金因素、表面因素、加载方法和温度等方面论述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简述了提高镁合金抗疲劳性能的途径:热处理、添加稀土元素、表面处理等.提出了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研究的意见,希望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镁合金
,
疲劳性能
,
影响因素
,
改进方法
宋学良
,
孙景志
,
黄骥
,
赵会芳
,
汪茫
功能材料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四-(全氟苯基)-卟啉锌和四苯基卟啉锌的电子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外围氟取代可以有效提高卟啉锌的氧化电位而不改变其电子跃迁能隙.通过四-(全氟苯基)-卟啉锌和四苯基卟啉锌的吸收性状、透射电镜下的微观形态和X射线衍射图样的对比分析,发现外围氟取代使分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生长模式和晶格类型都明显改变.
关键词:
卟啉
,
氟取代
,
电子结构
,
聚集态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郭安福
,
李剑峰
,
李方义
,
李建勇
,
吕禹
功能材料
生物质全降解类制品相关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针对生物质全降解制品成型机理缺乏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四步式发泡成型机理,研究了发泡过程中原料溶解阶段、气泡成核阶段、气泡增长阶段和固化定型阶段等4阶段相变机制.在原料溶解阶段,分析了原料混合相变机理及植物纤维存在形式;在气泡成核阶段,探讨了生物质全降解材料的均相成核机理及影响成核质量的因素;在气泡增长阶段,分析了气泡增长过程的受力情况,探讨了气泡发生膨胀、并泡、塌陷和破裂等状况的机理;在固化定型阶段,探讨了开始固化时机和固化速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全降解材料固化定型的影响.
关键词:
发泡成型
,
生物降解
,
白色污染
,
生物质
,
包装材料
张成路
,
申洪江
,
邹立伟
,
许永廷
,
广东
,
李元东
,
王杨
,
王利东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11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1)为起始原料, 经过甲醇酯化、氢化铝锂还原、四溴化碳溴代和Wittig-Horner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Wittig-Horner试剂(5). 化合物5与对羟基苯甲醛(6)的羟基保护产物(7)偶联得到化合物(8),后者经去甲氧基亚甲基保护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成功地全合成了(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10). 通过~1H NMR、~(13)C NMR、IR、HRMS等测试技术确定化合物10为二聚芪类化合物(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总收率48.93%.
关键词:
白藜芦醇
,
氧化偶联
,
二聚芪类化合物
,
(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四甲醚
郑月明
,
冯峰
,
国伟
,
储晓刚
,
潘家荣
,
贾玮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6041
建立了植物油脂中31种脂肪酸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GC-qMS)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酯化衍生后,以DB-1柱(30 m×0.25 mm ×0.25 μm)作为一维柱、DB-Wax柱(3.2m×0.1 mm×0.1 μm)作为二维柱组成柱系统进行分离,在调制周期为3.5s、四极杆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350的条件下,植物油脂中31种脂肪酸成分可以在50 min内得到准确和灵敏的检测.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灵敏度较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提高了100倍以上,一些植物油中微量的脂肪酸成分也因此被检出.该研究不仅为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对于确保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消除食用植物油的掺假伪劣等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
,
脂肪酸
,
植物油
杨广庆
,
张建良
,
邵久刚
,
文永才
,
饶家庭
,
付卫国
钢铁钒钛
在实验室模拟高炉条件下对全钒钛球团和四种普通球团的软熔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全钒钛球团与普通球团在软熔过程中产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全钒钛球团软化、熔融、滴落温度较高,最大压差和特性值低;全钒钛球团软熔性能优于普通球团并且全钒钛球团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全钒钛球团在高炉中的应用情况与实验室全钒钛球团软熔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全钒钛球团
,
普通球团
,
软熔性能
,
高炉
,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