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力
,
孙云峰
,
刘静
,
李毅
,
王亚儒
,
唐森
,
陈立锋
腐蚀学报(英文)
分析了交流干扰腐蚀的机理、特点和对埋地油气管道的不利的影响, 介绍了国际上埋地管道交流干扰危险性新的分类标准和先进的交流干扰测试方法, 阐述了国内外对存在交流干扰时阴极保护标准的研究现状,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同时对国内外在埋地管道交流干扰腐蚀防护新技术和新方法上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述. 基于国内外交流干扰腐蚀及防护的最新研究进展, 结合自己的实验成果, 通过对比分析, 在交流干扰评价、测试与防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油气管道
,
AC interference
,
protection
李自力
,
孙云峰
,
刘静
,
李毅
,
王亚儒
,
唐森
,
陈立锋
腐蚀学报(英文)
分析了交流干扰腐蚀的机理、特点和对埋地油气管道的不利的影响,介绍了国际上埋地管道交流干扰危险性新的分类标准和先进的交流干扰测试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对存在交流干扰时阴极保护标准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国内外在埋地管道交流干扰腐蚀防护新技术和新方法上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述.基于国内外交流干扰腐蚀及防护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自己的实验成果,通过对比分析,在交流干扰评价、测试与防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油气管道
,
交流干扰
,
防护措施
李自力
,
孙云峰
,
陈绍凯
,
刘静
,
鲁彦伯
腐蚀与防护
通过建立试验装置,模拟现场进行试验,得出在平行和交叉等不同情况下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规律.同时,进行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干扰的理论推导,得出在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干扰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埋地金属管道的管地电位的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干扰预测软件,为如何进行杂散电流的防护及排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交流电气化铁路
,
杂散电流
,
埋地管道
,
干扰
席峦
,
孙云峰
,
郭建栋
,
熊光成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2.01.001
本文采用了改进的动态测量方法,对高温超导体的霍尔效应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测量.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测量误差,并且简单快速.我们利用低廉、普及的普通电磁铁代替了液氦制冷的低温超导磁体,测量了高温超导体YBa2Cu3O7(YBCO)薄膜和Hg1-xBa2CaCu2O6+δ(Hg-1212)薄膜的霍尔效应.发现了在Hg-1212中,随汞的含量不同,超导临界温度Tc变化很大,但是霍尔角却几乎不变.相反,随氧的含量不同,霍尔角变化很大,而超导临界温度T却变化很小.Tc的变化被认为与CuO2面上的单胞空穴密度Psheet相关联.这对了解高温超导的机制很有意义.
关键词:
孙云峰
,
郭建栋
,
徐晓林
,
王永忠
,
熊光成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1999.01.010
通过两步法,在SrTiO3, NdGaO3衬底上制备了HgBa2CaCu2Oy 高温超导薄膜,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证明了薄膜是c-轴外延生长的.电阻温度测量表明薄膜的超导零电阻转变温度(Tc)>115K和临界电流Jc>0.4MA/cm2(77K,零磁场),而且重复性很好.扫描电镜实验揭示了薄膜是层状生长的,晶粒是四方形和八角形的,实验证实基于碳酸盐的靶也是适合于制备汞系铜氧化物高温超导膜的.
关键词:
屈秋实
,
刘春学
,
孙云峰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301
有色金属资源作为云南省优势资源,其持续健康发展是云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和保障。从产业链的视角切入,以云南有色金属产业链为研究整体,采用成本利润率和工业增加值这两大指标,运用定量分析法,对云南有色金属产业链中采选、冶炼和加工这三环节之间及各环节内部利益分配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为有色金属产业链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的构建提供现实依据,促进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链
,
利益分配
,
有色金属
,
云南省
银开州
,
赵孟珊
,
孙云峰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101
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不但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通过分析废弃物处置业的历史、废弃物处置方式和国际废弃物处置业存在的问题,科学确立废弃物处置业的产业定位,提出人类要通过建立适度的消费观,倡导人生修养和伦理秩序,培育和发展“排放文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的无节制增加和“错投与误投”.
关键词:
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
,
处理
,
处置
,
管理创新
,
第二生产活动
,
第六产业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云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云雷达.对其中大部分仪器取得的三个月云底高度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台激光云高仪测量结果比较一致;两部红外测云仪在测量低云时一致性稍差;云雷达与激光云高仪测量的最低层云底高度数据一致性较差,但与红外测云仪的测量结果匹配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云底高
,
激光云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云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