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磊
,
陆皓
,
余春
,
王学成
,
刘陈
,
孙乙轩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烟气、容器、保温棉多层热流固耦合模型.模拟得到了大型压力容器热处理升温阶段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相吻合,相对误差在±1.2%以内.基于FLUENT计算结果,以富氧燃烧时火焰温度和容器不同层位置作为输入变量建立含15个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采用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预测容器不同层温度,得到的相对误差仅为0.34%,准确性高,省去了大量的FLUENT计算,提高了预测效率.
关键词:
FLUENT
,
压力容器
,
神经网络
,
计算流体动力学
,
热处理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刘莉
物理测试
本文就310乙字钢腿部开裂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开裂原因为该批310乙字钢在炉内局部加热温度过高,长时间保温奥氏体晶粒粗大,局部产生异常的魏氏组织,其塑性、韧性变差,导致其在后续轧制过程中开裂。
关键词:
刘莉
,
李智丽
物理测试
文章就310乙字钢腿部开裂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开裂原因为该批310乙字钢在炉内局部加热温度过高,长时间保温奥氏体晶粒粗大,局部产生异常的过热组织,其塑性和韧性变差,导致其在后续轧制过程中开裂.
关键词:
310乙字钢
,
开裂
,
过热组织
蔡小华
,
谢兵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9.012
通过外消旋体途经合成(S)-2-乙氧基-3-(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1). 2,2-二乙氧基乙酸乙酯(2)为起始原料以93%的收率得到2-氯-2-乙氧基乙酸乙酯(3),化合物3与亚磷酸三乙酯缩合生成三乙氧基磷酰乙酸乙酯(4),收率为95%;化合物4与4-苄氧基苯甲醛通过Horner Wadswordth Emmons反应产生(Z,E)-2-乙氧基-3-(4-苄氧基苯基)丙烯酸乙酯(5),收率为94%;氢化化合物5获得(R,S)-2-乙氧基-3-(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6),收率达98%;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化合物6以96%的收率得到相应的羧酸(7),用手性胺R-(α)-甲基苯甲胺拆分化合物7产生化合物(8);酯化化合物8得到产物1,收率和ee值分别为95%和98.3%.
关键词:
二乙氧基乙酸乙酯
,
Horner Wadswordth Emmons反应
,
催化氢化
,
化学拆分
,
(S)-乙氧基(羟基苯基)丙酸乙酯
王长明
,
汪道明
,
邱晓生
,
郑学根
,
阳晓辉
,
汪六四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21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色谱纯乙腈的性能和质量的评价方法.在5种色谱条件下,分别考察了乙腈溶剂的基线稳定性,通过对人参总皂甙、红参注射液、大黄酸中的有效成分和川芎酯类部分提取物的分析,评价了几种国产色谱纯乙腈和进口色谱纯乙腈的性能和质量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几种国产色谱纯乙腈同进口色谱纯乙腈相比,虽然基本上能满足色谱分析要求,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紫外吸光度
,
色谱纯乙腈
,
质量评价
成晓玲
,
李期颁
,
刘春英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1999.06.006
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镀铜溶液及光亮剂中乙撑硫脲的分析,建立了乙撑硫脲的分析方法 .选用Sphersorb-C6H5柱,30%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 nm.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对镀液中及光亮剂中的乙撑硫脲进行了测定,线性较好,可用于对电镀工艺的研究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分析
,
镀铜
,
光亮剂
,
乙撑硫脲
王丹
,
张强
,
李旺
,
戚南昌
,
郭春晓
,
杨志荣
,
张杰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1236
从污水处理池及其附近土壤中分离到36株可将丙酮酸乙酯不对称还原成(S-乳酸乙酯的菌株,经多次复筛,最终得到一株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酵母菌BTY18-6.以BTY18-6的静息细胞为催化剂,在水相中进行丙酮酸乙酯不对称还原成(S)-乳酸乙酯的反应,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2.5%葡萄糖为辅助底物,反应体系初始pH=6.8,发酵培养48 h的菌体湿度0.175 g/ml,丙酮酸乙酯初始浓度65 mmol/L,于32℃反应48 h的条件下,丙酮酸乙酯转化率达95.5%,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值)为92.1%.
关键词:
酵母静息细胞
,
生物催化
,
丙酮酸乙酯
,
不对称还原
,
(S)-乳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