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军
,
陈菡
,
孙丽枫
,
姜茂发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差热分析仪,研究连铸保护渣的结晶温度与碱度、Na2CO3含量、CaF2含量、Al2O3含量和MgO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对连铸保护渣的结晶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和模型预测.在本实验渣系条件下,连铸保护渣的结晶温度随着碱度、综合碱度、Na2CO3含量、CaF2含量和Mg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结晶温度
,
连铸保护渣
,
非线性规划
,
碱度
,
综合碱度
孙丽枫
,
于景坤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2.009
以工业氧化铝和重烧氧化镁为原料,通过添加轻烧氧化镁微粉的方法,合成了镁铝尖晶石轻质耐火材料,考察了添加轻烧氧化镁微粉对一步煅烧法制备的镁铝尖晶石轻质耐火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轻烧氧化镁微粉对镁铝尖晶石的烧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烧结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镁铝尖晶石的合成.
关键词:
轻烧氧化镁微粉
,
烧结
,
耐压强度
,
线膨胀率
,
镁铝尖晶石轻质耐火材料
刘承军
,
陈菡
,
孙丽枫
,
姜茂发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差热分析仪,研究连铸保护渣的结晶温度与碱度、Na2CO3含量、CaF2含量、Al2O3含量和MgO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对连铸保护渣的结晶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和模型预测。在本实验渣系条件下,连铸保护渣的结晶温度随着碱度、综合碱度、Na2CO3含量、CaF2含量和Mg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结晶温度;连铸保护渣;非线性规划;碱度;综合碱度
孙丽枫
,
姜茂发
,
林企曾
,
刘春来
,
邹勇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1.06.008
以09CuPTiRE钢为研究对象,建立钢液凝固过程中溶质偏析和夹杂物析出的耦合热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09CuPTiRE钢凝固过程中稀土与钛的相互作用,得到以下结论:稀土能抑制09CuPTiRE钢中Ti3O5夹杂的析出,当RE含量为0.0045%时,Ti3O5夹杂完全消失;微量稀土有利于09CuPTiRE钢中TiN的析出,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对TiN的析出起到抑制作用;钛能抑制09CuPTiRE钢中REN的析出,从而影响凝固过程中RES的析出行为.
关键词:
09CuPTiRE钢
,
耐候钢
,
热力学模型
,
微观偏析
,
夹杂物
孙丽枫
,
刘承军
,
姜茂发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8.02.009
采用矿相显微镜及XRD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连铸保护渣矿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的降温和升温过程中,连铸保护渣的结晶化率均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结晶矿相主要为枪晶石、硅灰石、黄长石.枪晶石在1 000 ℃和1 200 ℃时结晶能力最强,1 300 ℃时无枪晶石析出.硅灰石只在1 000 ℃时析出,晶体发育程度很高.黄长石晶体在1 300 ℃时发育良好且光学性质明显,1 000 ℃和1 200 ℃时生长缓慢,为细小的颗粒状雏晶.在相同的实验温度条件下,连铸保护渣在升温过程中结晶化率高、晶体细小、结构致密,降温过程中其晶体发育程度良好、晶体粗大.
关键词:
连铸保护渣
,
渣膜
,
矿相结构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陈武
,
张寿庭
,
伦生平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05
杏枫山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典型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床.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成分、成矿作用过程等分析研究,提出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青白口系高涧群初始矿源层的形成;第二阶段,区域深大断裂,变质作用阶段,金元素聚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沉淀、再循环,形成矿化富集层;第三阶段,多次岩浆活动,成矿热液形成,断裂构造活动,形成运移通道;第四阶段,岩浆活动,旧断裂复活,新断裂产生,金富集成矿.
关键词:
杏枫山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湖南
周婧
,
许志良
,
孔宏伟
,
路鑫
,
许国旺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566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IT-TOF MS/MS)的酚酸类分析方法,对6种共18批次的石斛枫斗药材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其中18种酚酸类化合物得到初步定性.在共有化合物中选择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作为质量控制的目标化合物.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确定了提取溶剂为60%甲醇、提取时间为65 min的超声提取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的最佳条件,建立了石斛枫斗中杓唇石斛素、石斛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定量线性优于0.999 8,检出限(LOD)分别为0.18 mg/L 和0.09 mg/L,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 ,加标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7.1%和101.4% .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石斛枫斗药材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
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
含量
,
酚酸类物质
,
杓唇石斛素
,
石斛酚
,
石斛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