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8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交联剂对乳胶粒成的影响

阚成友 , 孙瑾 , 袁青 , 李惠慧 , , 刘德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连续法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和碱酸分步处理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含酸量、骨架为PSt的多孔结构乳胶粒,考察了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对聚合反应、乳胶粒交联程度及乳胶粒成的影响.表明二乙烯基苯(DVB)是该聚合反应体系合适的交联剂,发现乳胶粒的交联程度及不饱和酸的种类与用量是影响其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交联剂 , 苯乙烯 , 种子乳液聚合 , 多孔乳胶粒

含氯甲基大孔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阚成友 , 袁青 , , 刘德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后聚合方法,通过氯甲基苯乙烯(VBC)与大孔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t-DVB)]交联树脂球粒中剩余双键的接枝悬浮聚合,制备出了氯甲基化大孔径P(St-DVB)树脂.用压汞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树脂的结构,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用红外光谱法予以证实,用元素分析测定了树脂的含氯量,考察了VBC用量及溶胀剂对后聚合反应及产物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后聚合 , 氯甲基苯乙烯 , 大孔径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 接枝共聚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进展

阚成友 , , 袁青 , 刘德山 , 焦书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共混和共聚两个方面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指出乳液聚合法是目前制备该类材料最重要的手段.介绍了国际上几个大公司在该领域研究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简要说明了该类材料在塑料、橡胶、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酸酯 , 聚有机硅氧烷 , 复合材料 , 应用

沉淀反应制备碳酸钙粒子及其形貌和结构控制

杨亚囡 , 朱晓丽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3163

调节CaCl2与Na2CO3简单沉淀反应的实验条件制备了微米及纳米级CaCO3粒子,探讨了晶型控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物浓度、分散方式等多种因素对CaCO3粒子形貌及其分散性等性能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晶型控制剂时,所得产物主要为大小均一方解石晶型CaCO3,尺寸为4~5 μm.相对于机械搅拌,超声波分散制备粒子的形貌更规整,尺寸更均一.在超声波分散条件下,分别采用三聚磷酸钠(ST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为晶型控制剂,并改变其用量通过沉淀反应制备了CaCO3粒子,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及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型控制剂及其用量对CaCO3粒子的结构及其形貌有重要影响.使用STP为晶型控制剂时,除了用量极低的条件下(≤0.10wt%)形成主要为球霰石结构的产物外,一般都形成无定型CaCO3;使用CMC时,一般都形成方解石结构产物;与CMC相反,使用PSS为晶型控制剂时,得到的主要是球霰石结构产物,掺杂少量方解石结构产物.对晶型控制剂在沉淀反应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碳酸钙粒子 , 晶型控制剂 , 分散方式 , 粒子大小 , 形貌

Ce负载微孔-介复合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王亚楠 , 史春薇 , 张彩红 , 吴文远 , 边雪 , 陈平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703015

采用浸渍法对HY/SBA-15微孔介复合分子筛进行Ce改性,制备了催化剂Ce-HY/SBA-15.X射线衍射和高倍透射电镜的表征结果表明,Ce改性后的催化剂保持了HY/SBA-15微孔、介结构,Ce离子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筛的孔道里,没有出现团聚;Py-FTIR和NH3-TPD的表征结果表明,Ce的负载使羟基表现出更强的B酸强度.以Ce-HY/SBA-15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通过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制备条件:反应时间为2.0h、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时酯化率最高,并考察了三种分子筛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证明了Ce的负载和HY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酸催化活性.

关键词: Ce , 微孔-介复合分子筛 , 催化 , 乙酸丁酯

纳米Pt-(Re,Sn)/HZSM5-HMS催化剂上庚烷异构化反应的实验和动力学研究

N.Parsafard , M.H.Peyrovi , M.Rashidzadeh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114-7

在200-350℃考察了Pt-(Sn,Re)/HZSM5-HMS催化剂上庚烷异构化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吸附吡啶红外光谱、H2化学吸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热重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不同的H2和庚烷分压条件下考察了庚烷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和三金属催化剂表现出比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性能.200℃时Pt-Sn/HZSM5-HMS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异庚烷选择性(>74%)和多支链异构体选择性(40%).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 三金属催化剂 , 庚烷异构化 , 选择性 , 多支链异构体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界面聚合渗透膜结构参数的调控

肖佩佩 , 殷勇 , 宋健峰 , 王周为 , 李雪梅 , 李刚 , 曾楚怡 , 何涛

膜科学与技术

渗透过程是以渗透压差为驱动力的膜过程.其中膜的结构参数是决定膜的传质阻力和水通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系统介绍了本课题组在调控界面聚合渗透膜材料结构参数方面的研究进展.利用共混亲水高分子材料调节基膜的亲水性,利用双层刮膜技术调节基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利用亲水基膜和具有贯通结构的基膜获得FO膜具有更低的膜结构参数,其渗透性能也更高.

关键词: 渗透 , 浓差极化 , 亲水性 , 双层刮膜法

霞石长岩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

王玉江 , 王晓峰 , 邓敏 , 唐明述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3.009

以霞石长岩为代表,研究了含碱集料对碱一硅酸反应膨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0℃或 150℃蒸汽养护条件下可快速检测出霞石长岩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霞石长岩在混凝土中的分解反应在增加混凝土可溶碱含量的同时,反应本身还将降低溶液 OH-浓度,因此由霞石长岩分解析出的碱与水泥中的碱对碱-硅酸反应影响不同,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显著增大碱-硅酸反应膨胀.

关键词: 霞石长岩 , 碱-硅酸反应 , 集料碱析出 , , 快速检测方法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8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