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8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亚铬酸镍的制备及其催化特性

赵凤起 , 汪营磊 , , 仪建华 , 安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硝酸铬和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NiCr2O4,并用XRD和SEM对纳米亚铬酸镍(nano-NiCr2O4)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TG-DTG研究了nano-NiCr2O4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用Kissinger法、Ozawa法计算了非等温动力学参数,发现nano-NiCr2O4使CL-20和AP的热分解峰温降低,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减小.

关键词: 物理化学 , nano-NiCr2O4,燃烧催化剂,热分解

原子层沉积技术合成氧化铝薄膜包覆二硝酰胺铵

龚婷 , 秦利军 , 严蕊 , 胡岚 , , 冯昊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30572

通过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以三甲基铝和水作为前驱体在二硝酰胺铵(ADN)表面沉积氧化铝包覆膜。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包覆后ADN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蒸汽吸附分析仪(VSA)对包覆氧化铝薄膜的ADN样品进行了吸湿性测试,并且对ADN表面氧化铝薄膜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LD氧化铝薄膜对ADN表面形成了完整的包覆,薄膜厚度最高可达数百纳米。包覆有ALD氧化铝薄膜的ADN样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48 h形貌不发生明显变化。在25℃,湿度70%的环境条件下, VSA测得包覆200和400周期氧化铝薄膜的ADN吸湿率分别为40.99%和40.7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ALD氧化铝对ADN表面实现了完整包覆并在潮湿空气中维持了样品形貌,被包覆的ADN样品吸湿性尚未获得明显改善。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ALD) , 二硝酰胺铵(ADN) , 氧化铝 , 吸湿性

超滤松茸多糖的膜污染与清洗研究

韩永 , 何江川 , 缪刚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4.014

对PAN,PVDF和PES 3种材质中空纤维超滤提取松茸多糖过程中的污染行为和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膜污染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少量多糖分子,其中PVDF膜组件对污染物吸附量最小,而且最易清洗.结合反向冲洗或加气冲洗,NaOH溶液的清洗效果最好.实验获得的清洗工艺条件为:反向冲洗+0.1%NaOH溶液在0.08 MPa压差下运行40 min,3种膜纯水通量恢复率达到93.4%~99.9%.

关键词: 超滤 , 松茸多糖 , 膜污染 , 清洗

连铸工艺中弯面控制的发展

钢铁

在生产效率和板坯质量方面,连铸工艺中的弯面控制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掌握弯面控制的发展方面,本文首先概括介绍早期针对生产效率而采用的弯面控制技术,进而介绍当前为了提高板坯质量而采用的顶部凹槽的弯面控制技术.80年代,两项关于生产效率的弯面控制技术发展起来.一项是结晶器状况监测系统,另一项是高速结晶器调宽技术.至于板坯质量方面,最近我们发展了在结晶器周围加上低频交流电磁场的电磁连铸技术(EMC),并且开展了中间实验和连铸生产规模的应用研究.关于EMC技术在弯面控制的三方面作用得到证实,即结晶器和凝固坯壳之间的软接触,垂直搅拌,焦耳热使初始凝固阶段能适度冷却.

关键词: 连铸 , , 凝固 , 电磁场力

冷坩埚电磁连铸弯面形状的数值模拟

曾德鸿 , 毛斌 , 鄂学全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2.012

电磁连铸中弯面与磁场耦合作用,磁场约束弯面成一定的形状.基于磁流体力学理论,导出以感应电流为未知量的冷坩埚电磁连铸的弯面与磁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等参变换使连续曲面近似弯面.在与实验结果对照的基础上,计算了感应器电流强度、磁场频率、感应器位置以及冷坩埚的分片数等对弯面形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 冷坩埚电磁连铸 , 面形状 , 等参变换 , 数值模拟

冷坩埚电磁连铸弯面形状的数值模拟

曾德鸿 , 毛斌

金属学报

电磁连铸中弯面与磁场耦合作用, 磁场约束弯面成一定的形状, 基于磁流体力学理论, 导出以感应电流为未知量的冷坩埚电磁连铸的弯同与磁场耦合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等参变换使连续曲面近似弯面, 在与实验结果对照的基础上, 计算了感应器电流强度. 磁场频率, 感应器位置以及冷坩埚的分片数等对弯面形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关键词: 冷坩埚电磁连铸 , null

连铸结晶器弯面区域传热模拟

颜慧成 , 朱果灵 , 张柏汀 , 刘浏 , 蔡庆东

钢铁

用体积控制法对连铸结晶器弯面区域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用鹿岛制铁所的一整套原始数据进行验证计算,计算输出为温度场分布、凝壳表面温度、凝壳厚度、渣圈形状、渣缝隙宽度等数值结果.温度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弯面部分凝固是铸坯表面振痕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 面区域 , 传热 , 数值模拟

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对弯面形状的影响

苏旺 , 朱苗勇 , 田陆

连铸

介绍了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影响铸坯振痕的弯面形状必须依靠优化非正弦振动来实现的观点.但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存在,造成了非正弦振动曲线的失真与变形,采用摩擦力补偿模型,可以实现对非正弦振动曲线的修正,达到优化弯面形状的目的,从而改善铸坯质量.

关键词: 数字电动缸 , 非正弦振动 , , 摩擦力补偿 , 铸坯质量

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对弯面形状的影响

钟玉玲

连铸

本文介绍了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影响铸坯振痕的弯面形状必须依靠优化非正弦振动来实现的观点。但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存在,造成了非正弦振动曲线的失真与变形,采用摩擦力补偿模型,可以实现对非正弦振动曲线的修正,达到优化弯面形状的目的,从而改善铸坯质量。

关键词: 数字电动缸;非正弦振动;弯面;摩擦力补偿;铸坯质量

软接触电磁结晶器内三维弯面形状数值模拟

邓安元 , 于光伟 , 贾光霖 , 赫冀成

钢铁研究学报

建立了软接触电磁结晶器内交变磁场和三维弯面形状的耦合模型。在用实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方坯连铸结晶器三维弯面形状,研究了弯面形状的不均匀特性,讨论了感应线圈与初始钢液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电流强度和电源频率等因素对弯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钢液面位于感应线圈中心位置附近时,电磁力对金属的约束成形作用最强;电流强度比电源频率能更明显地改变弯面形状,但提高电源频率不仅能适当增加弯面高度,还有利于弯面的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20 kHz以上的电源频率。

关键词: 连铸 , 方坯 , 软接触电磁结晶器 , 面形状 , 交变磁场 , 有限元法 , 数值模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1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