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C PDP介质膜的实验研究

王昌铧 ,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1999.03.009

研究了用薄膜SiO2作介质的可行性.并对电子束蒸发制备的SiO2介质膜进行了微观分析.

关键词: 等离子体显示板 , 介质膜 , 电子束蒸发 , 透射电镜

综合物探方法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应用试验研究---以冲钼多金属矿床为例

李冰 , 尚建阁 , 刘清泉 , 张智慧 , 丁云河 , 魏明君 , 王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6

冲大型钼多金属矿床为例,阐明了大别山北麓地区区域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在该地区开展岩矿石物性标本测试、综合物探剖面性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和频谱激电方法试验),试验及测试结果表明,冲钼矿床中含矿岩体为中低阻,高极化特征,冲钼矿床为斑岩体外接触带成矿,在深部高阻岩体的外侧存在一个低阻异常体,经钻孔验证,该低阻异常体为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含辉钼矿的中元古界片麻岩。频谱激电法反演结果更进一步印证了物性测试结果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此次综合物探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频谱激电法在该地区寻找斑岩型钼矿床是有效的,可为今后在该区域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 频谱激电法 , 斑岩型钼矿床 , 冲钼多金属矿床

锰硅铁合金连续铸造技术试验书芳

书芳 , 王玫 , , 曾世林 , 梁建强 , 陆兵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自制的一套带有特殊结晶器的连续铸造试验装置,研究了锰硅铁合金的连续铸造工艺及其制品的外观和内部质量。稳定地连续铸造了直径分别为44、52、54和74 mm的锰硅铁合金铸锭。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锰硅铁合金连续铸造工艺稳定性良好,产品的外观光洁,内部组织致密,产品质量优于传统模铸法生产的锰硅铁合金。

关键词: 锰硅;铁合金;连续铸造;模铸

评刘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两级敏度分析求解非线性稳态多量热传导反问题

杨海天 , 薛齐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基于两级敏度分析的稳态非线性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策略,建立了便于非线性正演和反演的有限元模型,由此可直接求导进行敏度分析,同时还考虑了非均质和分布参数的影响.对非线性热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反演,进行了数值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对信息误差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热传导 , 反问题 , 非线性 , 敏度分析

关于贝氏体铁素体形核的评述——兼复徐祖耀《评刘昌等“贝氏体……”一文》

, 计云萍 , 任慧平 , 袁长军 , 段宝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贝氏体铁索体在晶界形核的新观察验证了形核的一般规律.依据试验观察,理论计算得贝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为:a*=16.7 nm;b*=25 nm,△G*=270 J·mol-1,此值合理.奥氏体中贫碳区的存在是普遍事实,试验也测得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形成了贫碳区;不能将Spinodal分解与奥氏体中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混为一谈.涨落是相变的契机,在孕育期内奥氏体中必由于涨落而形成贫碳区.阐述了非协同热激活跃迁形核机制.大量TTT图分析和实测均表明贝氏体铁索体形核-长大不可能以扩散方式进行.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 晶界形核 , 扩散 , 切变 , 热激活跃迁

模压玻璃钢的X射线探伤

何峰 , 孙秋玲 , 张立晨 , 尹证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4.06.014

本文论述了模压玻璃钢的X射线无损检验、透方法和缺陷识别.

关键词: 探伤 , X射线 , 透照 , 缺陷

铜钨(钼)薄膜的结构演变及性能

林良武 , 周灵平 , 孙心瑗 , 艾永平

材料导报

阐述了Cu-W(Mo)薄膜结构的演变与各种条件的关系,并分析了结构演变后薄膜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沉积条件、退火、离子束的轰击、辐照和薄膜成分比的变化都能引起薄膜的结构演变,其中离子束的轰击与辐是研究薄膜结构变化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Cu-W(Mo)薄膜 结构演变 离子辐照 退火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广春,冯乃祥,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