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升
,
张占哲
,
闫镇威
,
李刚
,
唐明奇
,
冯在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新型电火花沉积设备,将亚微米WC-4Co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沉积在铸钢材料上,制备电火花沉积合金涂层,利用SEM和XRD等技术研究沉积层与基体间的界面行为,分析沉积层的表面润湿性、物相形成机理、微观组织结构、界面元素分布、界面结合机理和显微硬度变化等。结果表明:电火花沉积技术可以在金属基体表面制造出微纳米非晶高熔点强化层。铸钢表面沉积层主要由Fe3W3C、Co3W3C、Si2W和Fe2C 等相组成;沉积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过渡层中出现一些柱状晶和等轴晶的组织结构,沉积层中细小的Fe2C和Si2W等硬质相颗粒弥散分布于Fe 3 W 3 C和Co 3 W 3 C沉积层上。沉积层的厚度大于20μm,沉积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803.2 HV,细小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是沉积层硬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
电火花沉积
,
组织结构
,
界面行为
王建升
,
卢海霞
,
阎镇威
,
李刚
,
唐明奇
,
冯在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新型电火花沉积设备,把WC-4Co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沉积在铸钢材料上,制备了电火花沉积合金涂层,用SEM、XRD等技术研究了沉积层的物相、微观组织结构、元素分布、显微硬度及室温高温耐磨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沉积层主要由Fe3W3C、Co3W3C和Fe2C等相组成;沉积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过渡层出现一些柱状晶和树枝状晶组织结构,沉积层中细小的Fe3W3C和Co3W3C等硬质相颗粒弥散分布于Fe2C基体上.沉积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803.2 HV;室温下沉积层的耐磨性和300℃高温条件下沉积的耐磨性分别比同样条件下铸钢材料的磨损性能提高了2.5倍和3.4倍;不论室温还是300℃高温条件下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疲劳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细小的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是沉积层硬度及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
WC-Co硬质合金
,
铸钢
,
耐磨性
刘俊超
,
朱彦海
,
唐明奇
,
李卫平
,
朱立群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3.020
以微弧氧化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为目标,选择常用的航空铝合金LD7,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电流密度、频率、占空比等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厚度和平均成膜速率的影响,得出了LD7铝合金在硅-磷复合电解液体系中进行微弧氧化的最佳工艺电参数.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谱对膜层的形貌和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时间增加形成的膜层孔径增大,孔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膜层主要由α-Al2O 3和γ-Al2 O3组成.
关键词:
锻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电参数
,
厚度
王星星
,
谭群燕
,
薛鹏
,
唐明奇
,
龙伟民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8.014
采用温度梯度法对镀锡银钎料进行热扩散处理,形成了扩散过渡区.为了揭示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物相的形成过程,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扩散过渡区的显微组织、Sn元素的面扫描分布、物相组成及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n元素在镀锡银钎料中分布均匀、无偏析,在扩散过渡区主要以棒状Ag3Sn相和块状Cu3Sn相存在.随着热扩散温度升高,Ag3Sn相和Cu3Sn相的相对衍射强度逐渐增大.Ag3Sn相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g3Sn颗粒相弥散分布、Ag3Sn颗粒相互相接触合并、生成大块棒状化合物相.Cu3Sn相主要是锡晶须生长冲破镀层的氧化膜,在张应力和压应力协同作用下形成.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为"钎接、互扩散、亚稳态、合金化".
关键词:
镀锡银钎料
,
扩散过渡区
,
温度梯度
,
物相
,
形成机制
王建升
,
张太萍
,
李刚
,
唐明奇
,
冯在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新型电火花沉积设备,把WC-8Co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沉积在铸钢材料上,制备了电火花沉积合金涂层,用SEM、XRD等技术研究了沉积层在500℃的高温耐磨性和800℃高温氧化100 h后氧化膜形貌图、组织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层厚度为20~ 30 μm.500℃高温条件下沉积层的耐磨性比基体提高了3.3倍,500℃高温条件下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疲劳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800℃高温条件下沉积层氧化100 h后的氧化膜的厚度约为10 μm;氧化膜主要由FeFe2O4、Fe2O3、Fe5C2和Fe2W物相组成;800℃高温下沉积层抗氧化性能比基体的抗氧化性能提高了4.8倍.细小弥散分布的硬质相和致密的氧化膜极大提高了沉积层的抗高温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
WC-8Co硬质合金
,
高温耐磨性
,
高温氧化性
冯在强
,
唐明奇
,
王强松
,
王自东
,
闫镇威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XRD、SEM、TEM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冷变形及时效处理对CuSn10Zn2FeCo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变形量40%,400℃时效处理4h条件下,合金试样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635 MPa和19.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合金基体中弥散分布着尺寸在10~50 nm不等的纳米强化相,纳米颗粒与基体界面关系良好.当冷变形量为60%时,析出相在时效过程中发生粗化现象,合金试样力学性能下降.
关键词:
锡青铜
,
冷变形
,
力学性能
,
组织
王建升
,
张占哲
,
李博
,
张瑞华
,
唐明奇
,
冯在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新型电火花沉积设备,把WC-15Co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沉积在铸钢材料上,制备了电火花沉积合金涂层,用SEM、XRD等技术研究沉积层在500℃的高温耐磨性和800℃高温氧化100 h后的氧化膜形貌、组织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层厚度约为30 μm.500℃高温条件下,沉积层的耐磨性比基体的耐磨性提高2.7倍,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疲劳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800℃高温条件下,沉积层氧化100 h后的氧化膜的厚度约为10~30μm,氧化膜主要由FeFe2O4、W20O58和CFe2.5物相组成,沉积层的抗氧化性能比基体的提高3.6倍.细小弥散分布的硬质相和致密的氧化膜极大提高沉积层的抗高温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WC-15Co硬质合金
,
电火花沉积
,
高温耐磨性
,
高温氧化性
程长征
,
程香
,
牛忠荣
,
周焕林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一种数值方法分析压电材料切口尖端包括奇异应力场和奇异电位移场在内的双重奇异性.基于切口尖端的位移场按幂级数渐近展开假设,从应力平衡方程和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关于压电材料切口奇性指数的特征方程组,同时将切口的力学和电学边界条件转化为奇性指数和特征函数的组合表达,从而将压电材料双重奇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相应边界条件下微分方程组的特征值求解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可以一次性地计算出压电材料切口的各阶奇性指数.裂纹作为切口的特例,其尖端的电弹性奇性指数亦可以根据本法求出.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切口
,
裂纹
,
奇性指数
,
渐近展开
周厚兵
,
周小红
,
张玉虎
,
郑勇
,
李广顺
,
M.Oshima
,
Y.Toh
,
M.Koizumi
,
A.Osa
,
Y.Hatsukawa
原子核物理评论
应用E-GOS(E-Gamma Over Spin)曲线方法研究了A≈110质量区奇A核结构随角动量增加的演化,发现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特性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
关键词:
E-GOS曲线
,
相变
,
形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