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0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预氧化处理对聚醚酰亚胺基炭膜结构与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王同华 , , 刘庆岭 , 刘诗丽 , 王震 , 丁孟贤

新型炭材料

以新型聚醚酰业胺预聚体一聚酰胺酸为前驱体,在空气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后经700℃炭化制备出炭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和气体渗透等测试手段对400℃、460℃和480℃温度下所制预氧化膜的化学结构、炭膜的微结构和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预氧化阶段,聚合物链发生了热分解和氧化交联反应,温度越高,热分解和氧化程度越高.炭化后,预氧化膜的交联结构演变成无定彤碳结构.预氧化膜的结构差异导致了炭膜的孔结构的不同,从而对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经460℃预氧化处理后所制炭膜的O2渗透系数可达8.2×10-13(m3(STP)·cm)/(m2·s·Pa),O2/N2选择性达14.1.

关键词: 聚醚酰业胺 , 预氧化 , 炭膜 , 气体分离

聚酰亚胺基气体分离炭膜的进展

张兵 , 王同华 , , 曹义鸣 , 邱介山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5.021

通过对近十多年来在聚酰亚胺基气体分离炭膜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评述,探讨了聚酰亚胺的化学结构、成膜方法、热解工艺条件,以及修饰改性等因素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酰亚胺基炭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炭膜 , 气体分离

的合铜矿工程地质调查与岩体质量评价

陈赞成 , 余斌 , 胡建军 , 曹辉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608

针对的合铜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力学特性等,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划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同时应用CSMR分级方法对的合铜矿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Ⅰ区和Ⅱ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级别为IIIb,Ⅳ区、Ⅴ区和Ⅵ区评定级别为Ⅲa,Ⅲ区评定级别为Ⅱb。

关键词: 采矿工程 , 工程地质调查 , 岩体结构 , 岩体质量评价 , CSMR分级

弯式连铸机工艺设备特点

秦文彬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3.009

以德国迪林根钢厂5号连铸机为实例,介绍了弯式连铸机的工艺和设备特点.

关键词: 工艺设备 , 弯式连铸机 , 性能

黑龙江省新林-中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郭宏宇 , 孙文彧 , 白令安 , 王文东 , 宋庆元 , 段明新 , 冯嘉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503

在新林-中地区森林沼泽-冻土景观区,开展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探讨该区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分布、元素组合特征和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下一步划分成矿远景区,开展地球化学找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该区具备中高温热液型Cu、Pb、Mo、Au多金属矿成矿条件;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区和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区Cu、Pb、Zn、Mo、Au显著富集,强烈分异,是寻找Pb、Cu、Mo、Au多金属矿化(床)的有利地段;区域异常与燕山早期酸性侵入体密切相关,应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侵入、喷发以及构造运动强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 地球化学特征 , 因子得分 , 聚类分析 , 元素组合特征 , 找矿意义 , 黑龙江省新林-中地区

户内燃气管的腐蚀与防护

孙芃

腐蚀与防护

户内燃气管不同程度地经历着腐蚀,对用户生活造成安全隐患,空置楼房中的户内管特别易发生腐蚀.本工作通过案例探讨户内燃气管道的腐蚀原因及防腐蚀措施.

关键词: 户内燃气 , 腐蚀 , 防护

用杨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杨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杨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多道次平辊轧制辊孔型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辊孔型下多道次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辊时大。同时,平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平辊轧制;轧件头尾形状;有限元;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多道次-平辊轧制辊孔型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辊孔型下多道次-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辊时大.同时,平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平辊轧制 , 轧件头尾形状 , 有限元 , 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辊偏移对 H 型钢头部变形的影响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 通过分析 H 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辊偏移前后 H 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 H 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 H 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辊偏移;头部变形区;有限元模型;轧制力;位移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