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自界
,
李劲
,
周钟泉等
腐蚀学报(英文)
研究了溶剂萃取法用于粉末涂料固化度表征时的萃取条件的造反吸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将研究结果与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剩余焓法的固化度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萃取方法表大化度反映了涂膜的真实交联情况,与玻璃化转变法存在对应的关系。
关键词:
熔融结合环氧
,
DOC
,
DSC
任廷志
钢铁研究学报
建立了新的无钟并罐式高炉周向炉料流量公式.与原有的公式相比,该公式更接近于炉喉周向炉料流量的变化,并且还可求出炉料分布的不均匀率,为控制不均匀炉料分布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炼铁
,
无钟并罐式高炉
,
周向布料
,
炉料流量
武艳军
,
朱荣
材料导报
通过恒应变控制疲劳实验,比较了常规挤压与等径角变形AZ31镁合金的疲劳寿命、表面变形形貌和疲劳断口.结果表明,等径角变形AZ31镁合金在疲劳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循环软化,且应变幅越大,软化越显著;晶粒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再结晶行为,其长轴沿着等径角变形的剪切方向;等径角变形工艺可以显著延长镁合金的低周疲劳寿命,归因于疲劳延性系数的增加;由于裂纹尖端的疲劳塑性区尺寸较小,等径角变形合金断口表面较为平坦.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低周疲劳
,
等径角变形
,
疲劳寿命
骆宇时
,
郭会明
,
赵云松
,
张剑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7012
对第二代DD6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标准热处理和热等静压处理+标准热处理,然后再在850℃和300~850 MPa应力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周疲劳试验,观察了不同处理状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了热等静压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进行标准热处理的合金相比,增加热等静压处理后,合金内部显微疏松的数量和尺寸显著降低,其体积分数从0.31%降低到0.04%,合金的高周疲劳强度由331 MPa提高至433 MPa,高周疲劳寿命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热等静压
,
单晶高温合金
,
显微疏松
,
高周疲劳性能
滕召杰
,
程树森
,
赵国磊
钢铁
并罐式无钟炉顶的布料操作会产生蛇形偏析,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通过开炉布料料面形状的测试结果可知,并罐式无钟炉顶料面中心与高炉中心不重合,料面中心发生偏移.为了研究无钟布料过程中的料面分布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炉料颗粒在高炉料面周向上的落点分布,根据落点分布得到料面对称中心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开炉料面形状测试结果对比.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从理论出发,提出减小布料过程料流偏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并罐式
,
布料操作
,
炉料偏析
,
落点
邵毅
,
张遵忠
,
吴昌志
,
肖娥
,
顾连兴
,
柳建新
,
曹剑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新疆哈密星星峡白石头泉天河石花岗岩从下往上分为5个岩相带,即淡色花岗岩、含天河石花岗岩、天河石花岗岩、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和黄玉钠长花岗岩.各相带中都有一些岩浆晚期形成的不规则状孔洞.孔洞多小于2mm,其充填物以萤石为主,并有石榴石、锡石、钠长石和白色云母等.这些充填物是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晚期的产物.充填物的成分表明,贫钙镁铁而富氟的过铝花岗岩,其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晚期产物以含大量萤石为特征,并表明氟化物或氟络合物是该阶段流体中锡的重要搬运形式.该阶段初步富集锡的孔洞流体如因构造裂隙贯通而发生运移,就可能在有利地段聚集,形成脉状锡矿床.
关键词:
天河石
,
黄玉
,
花岗岩
,
岩浆-热液过渡
,
白石头泉
,
东天山
孙宗席
,
刘桂阁
,
李己华
,
吴继承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204
为迅速查明双泉金矿区清水—苏吉泉断裂带中矿脉分布特征、矿化富集地段及矿区构造带的分布特征,扩大远景规模,在矿区开展了约4 km2的激电法勘探工作。通过对矿区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的测量,在双泉金矿区成功圈定了1条含矿破碎带PSD3,并在破碎带内发现了2条含金矿脉,为在丘陵和戈壁滩干旱区寻找金矿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实践证明,只要科学选择物探方法,合理确定技术参数,改善接地条件,运用激电法在戈壁滩干旱区,进行勘查“低阻高极化”矿体,能取得很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
双泉金矿区
,
激电法
,
视电阻率
,
视极化率
,
新疆
许世伟
,
王建英
,
郑升
,
郑春丽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513
对泉山金矿氰化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超声波强化硫脲浸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尾矿经焙烧后硫脲浸出,金的最高浸出率比未焙烧时提高了45.12%;尾矿焙烧后再经超声波强化硫脲浸出,金的最高浸出率进一步提高了9.6%,达到77.5%,且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提高了浸金效率.
关键词:
金氰化尾矿
,
焙烧
,
超声波
,
硫脲
,
金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