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贝
,
张睿
,
郭全贵
,
李志红
,
胡子君
,
李俊宁
,
董文生
新型炭材料
通过溶胶-凝胶途径,将间苯二酚-甲醛预聚物和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在碱性溶液中制备出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水凝胶经溶剂置换、超临界干燥、裂解和氢氟酸刻蚀制备得到炭气凝胶.采用氮气吸附法研究了水凝胶向炭气凝胶转化的结构演变规律.固定间苯二酚/甲醛摩尔比为0.5,二氧化硅溶胶浓度为15g/100mL,考察了二氧化硅胶体颗粒的尺寸及间苯二酚和甲醛浓度对炭气凝胶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二氧化硅溶胶骨架有效减少了有机物在超临界干燥和裂解过程中的体积收缩.中孔率随间苯二酚和甲醛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孔隙率随二氧化硅溶胶粒子的增大而减小.当间苯二酚和甲醛质量分数之和的达到20%时,7nm二氧化硅溶胶体系的密度低达0.22g/cm3,中孔率达到96%,12nm二氧化硅溶胶体系的密度低达0.26g/cm3,中孔率达到98%.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有机气凝胶
,
炭气凝胶
,
孔
胡芳忠
,
惠卫军
,
雍岐龙
,
张英建
,
陈思联
钢铁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新开发的两种转向节用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碳含量的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具有细小均匀的贝氏体铁素体+M-A岛组成的粒状贝氏体组织;两者具有相当的强度水平和疲劳性能,但其疲劳性能低于同等强度水平的调质钢。与锻态相比,正火处理后,试验料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屈强比和疲劳极限比明显提高。对疲劳断口的分析表明,试验料的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表面基体,疲劳裂纹以准解理机制扩展。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表明,含碳量较低的试验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 N明显低于含碳量较高的试验料。
关键词:
贝氏体型非调质钢
,
非调质钢
,
高周疲劳性能
,
微观组织
,
转向节
周鹿宾
,
张杰
,
康沫狂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了粒状贝氏体组织的低周疲劳性能、冲击疲劳性能及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在等抗拉强度下,粒状贝氏体的低周疲劳性能与冲击疲劳性能均优于回火马氏体组织.且随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加,冲击疲劳寿命相应提高.粒状贝氏体中的(M-A)岛对疲劳裂纹扩展有阻碍作用,对提高疲劳寿命有利.在等强度下,粒状贝氏体的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和回火马氏体组织相当,疲劳极限(Sf)与屈服强度(σy)和断裂强度(S_K)的关系为: S_f=4.651+0.1411(σ_y+S_K)
关键词:
粒状贝氏体
,
tempered martensite
,
fatigue
成华东
,
刘小井
,
苑震生
,
朱林繁
,
钟志萍
,
李文斌
,
徐克尊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z1.016
用高分辨快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 在入射电子能量2.5 keV、激发能范围8-88 eV、动量转移范围0.056-3.56 ato. unit的条件下, 测量了氪的贝特面, 并进一步分析了贝特面的特性.
关键词:
贝特面
,
广义振子强度
,
光学振子强度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徐祖耀
材料研究学报
对Fe-C_6,Fe-X-C 及Cu-Zn 合金相变驱动力的计算表明,贝氏体在热力学上不可能以切变机制形成。钢中贝氏体宽面上存在巨型长大台阶,长大界面呈弯曲形态,显示贝氏体很可能按台阶机制长大。在一些Fe-Ni-C 合金及工业用钢中,奥氏体强度和B_s 之间并无简单关系,B_s 却与碳和Fe 的扩散系数呈线性关系,贝氏体相变在鼻部温度的孕育期与含D~v_(Fe)的函数成正比,因此至少在B_s 至鼻部温度,贝氏体相变的发生似受Fe 原子扩散的控制。在一个低碳Ni-Cr 钢中,贝氏体的界面形态和马氏体的不同,贝氏的惯习面近(1711)a,与马氏体惯习面(110)_(?)相距达13.3°,说明贝氏体相变不同于马氏体相变。在接近Ms 时,相变驱动力足够大,贝氏体形态呈切变促发特征,贝氏体相变可能为切变型。对Ag-Cd,Cu-Zn-Al 合金,18 Cr Ni WA 钢及其脱碳试样的内耗测定揭示:在孕育期内贝氏体预相变为局域软模导致的形核过程。
关键词:
张骥华
,
陈树川
,
徐祖耀
材料研究学报
通过新设计的具有快速加热和淬火功能的相变内耗仪,对Cu-Zn-Al 合金和18Cr_2Ni_4WA钢的贝氏体相变内耗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当在贝氏体相变区等温时,在贝氏体相变孕育阶段,存在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内耗峰值,此峰值随孕育期减少而增加。Cu-Zn-Al 合金的频率和18Cr_2 Ni_4WA 钢的频率在孕育期内都较低,但前者比后者更显著。这些现象,显示了贝氏体相变在孕育期内存在某种结构变化,其实质是由点阵不稳定性或局部软化所导致的形核。
关键词:
相变
,
pretransforma tion
,
bainite
,
internal riction
,
local soften model
刘宗昌
,
王海燕
,
任慧平
,
李文学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43
研究贝氏体相变的特点,弄清贝氏体相变反应与共析分解的区别极为重要.本文应用QUANTA-400环扫电镜和JEM-2010高分辨电镜观察了多种钢的珠光体和贝氏体组织形貌和亚结构.综合以往的研究资料,从表象到本质上分析了贝氏体相变的特征,阐述了贝氏体相变与共析分解的区别.认为:贝氏体相变具有过渡性特征,贝氏体相变绝非共析分解.有的学者将贝氏体相变说成是共析分解的延续,那是不正确的.从贝氏体的物理本质出发,提出了钢中的珠光体、贝氏体、共析分解、钢中贝氏体相变等重要概念的新定义.
关键词:
珠光体
,
贝氏体
,
共析分解
,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