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娥
,
曲媛媛
,
周豪
,
孔春雷
,
马桥
,
张旭旺
,
周集体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64-6
采用修饰与未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固定C-C键水解酶BphD,并对固定化酶的相对活性、稳定性、重复使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未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固定的BphD相对活性为游离态的52.5%,其热稳定性和在变性剂中的稳定性均有所提高,且重复使用10次仍可保持初始活力的90%.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固定的BphD相对活性可达99.7%,但其稳定性没有明显提高.同源模建及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未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对BphD亚基之间的联系可能存在干扰作用,从而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
C-C键水解酶
,
单壁碳纳米管
,
固定化
,
分子模拟
,
物理吸附
,
共价结合
王英年
,
柯扬船
,
金丽晓
,
周豪
,
桑分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均聚聚丙烯流延膜树脂(CPP)和含乙烯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树脂(CEPP)的结构与加工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CPP和CEPP结晶和熔融性能;以毛细管流变仪研究CPP和CEPP的熔体黏度与剪切应力关系及剪切速率、乙烯含量和粘流活化能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CEPP的热封温度降低而软包装性提高;流变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实验温度的提高,各CEPP的流变曲线偏离更明显,说明加工过程中,应优化温度来提高加工质量.
关键词:
凝聚态结构
,
结晶性能
,
聚丙烯流延膜树脂
,
流变性能
周豪
,
柯琴芳
,
黄开胜
,
刘冠昆
,
童叶翔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6.007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DMSO)中Eu3+和Fe2+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Eu3+的还原为二步不可逆还原,先还原为Eu2+,Eu2+再还原为Eu;而Fe2+则经过一步两电子不可逆过程还原为Fe,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得在0.01 mol·dm-3FeCl2-0.02 md·dm-3柠檬酸-0.10 mol·dm-3LiClO4-DMSO溶液中,Fe2+离子的扩散系数和传递系数分别为4.90×10-6cm2·s-1和0.12.以铜为基体,在Eu(NO3)3-FeCl2-柠檬酸-LiClO4-DMSO体系中,-1.50~-2.20 V(vs.SCE)区间内恒电位电解制得含Eu量23.34%~86.00%(质量分数)的Eu-Fe合金膜.X射线衍射证实所得到的Eu-Fe合金膜都是非晶态的.
关键词:
Eu-Fe合金
,
二甲基亚砜
,
扩散系数
,
传递系数
,
电沉积
,
非晶态
田浩
,
于石生
,
赵小莹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2.023
依椐巴克豪森效应,用特制的检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研究了钢轨材料中的巴克豪森信号随拉应力、压应力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在材料弹性范围内,巴克豪森信号随拉应力增加而增加,随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并与温度变化呈线性关系.将测试仪进行改进后,可用于现场动态测试.
关键词:
巴克豪森效应
,
磁畴
,
钢轨
,
纵向应力
,
温度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高周疲劳
,
低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宋亚南
,
徐滨士
,
王海斗
,
张玉波
,
邢志国
稀有金属
分析了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断口形貌特征,介绍了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位错理论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前期有关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行为的试验数据,对2种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错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而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降低,即材料组织缺陷萌生成为疲劳裂纹阶段占据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向: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特别是裂纹源表面萌生和内部萌生的竞争性机制;建立大样本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以工程构件的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精确评价超高周疲劳寿命.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断口形貌
,
预测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