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23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l掺杂Ni(OH)2的结构及充放电性能

, 震涛

材料导报

为了改善Ni(OH)2的电化学性能,提高锌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用简便的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Al掺杂的Ni(OH)2.用XRD、FTIR表征了合成掺杂Al的Ni(OH)2样品的晶体结构及IR光谱特征;测试了用Al掺杂的Ni(OH)2为正极活性物质的Zn/Ni实验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l掺杂Ni(OH)2具有α-Ni(OH)2的晶体结构;Al掺杂Ni(OH)2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目大于1,Al掺杂Ni(OH)2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Zn/Ni试验电池的第二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362.9mAh/g.

关键词: Al掺杂Ni(OH)2 晶体结构 充放电性能 Zn/Ni电池

MWNTs/氧的吸与力学性能

刘玲 , 梁燕民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8.01.009

将不同管径(10~100 nm)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填加到氧618与氧6360的混合物中,经过搅拌分散、除气泡、浇注,并固化成型,研究其在微波频段的吸性能和对氧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波导同轴法测试了复合材料在 3.9~12.4 GHz 的吸收曲线,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管径的MWNTs在微波频段均有较好的吸收性能.氧混合物中加入MWNTs后,拉伸强度略有降低,但拉伸模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复合材料 , 性能 , 力学性能

进汽型两相流升压装置的实验研究

李文军 , 种道彤 , , 严俊杰 , 刘继平 , 邱斌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进汽型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进汽压力为0.15~0.4MPa,进水压力为0.2~0.6 MPa,汽水面积比为0.5~9.0.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装置的升压性能随汽水面积比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最佳而积比随进汽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进水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装置的耗汽性能进行了分析,装置的升压性能随耗汽率的增加也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最佳耗汽率随进水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进汽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超音速 , 两相流 , 升压系数 , 耗汽率

多壁碳纳米管/氧有机硅树脂吸涂层的介电和吸性能研究

卿玉长 , 万城 , 罗发 , 朱冬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181

研究了不同直径和含量多壁碳纳米管填充氧有机硅树脂吸涂层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和吸性能. 可以得到吸涂层的介电常数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当碳纳米管含量相同时, 吸涂层介电常数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增加而增大. 当碳纳米管含量大于5wt%时, 吸涂层的介电常数在低频急剧增加,且随频率增大而减少, 出现频散效应. 反射率测试结果表明:当涂层中多壁碳纳米管含量为10wt%、厚度为2mm时, 吸涂层的最大吸收峰随碳纳米管直径的增大向低频移动. 多壁碳纳米管填充氧有机硅树脂吸涂层的吸性能在7~14GHz范围内可达到-10dB, 具有较好的吸效果.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dielectric property ,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y , epoxy-silicone resin

多壁碳纳米管/氧有机硅树脂吸涂层的介电和吸性能研究

卿玉长 , 万城 , 罗发 , 朱冬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181

研究了不同直径和含量多壁碳纳米管填充氧有机硅树脂吸涂层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和吸性能.可以得到吸涂层的介电常数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纳米管含量相同时,吸涂层介电常数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纳米管含量大于5wt%时,吸涂层的介电常数在低频急剧增加,且随频率增大而减少,出现频散效应.反射率测试结果表明:当涂层中多壁碳纳米管含量为10wt%、厚度为2mm时,吸涂层的最大吸收峰随碳纳米管直径的增大向低频移动.多壁碳纳米管填充氧有机硅树脂吸涂层的吸性能在7~14GHz范围内可达到-10dB,具有较好的吸效果.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介电性能 , 性能 , 氧有机硅树脂

支撑板孔径对7A04-T6铝合金板冷挤压后孔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

张飞 , 何宇廷 , 张腾 , 邵青 , 李培源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21

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含孔7A04-T6铝合金板的开缝衬套冷挤压模型,模拟了开缝衬套冷挤压过程,对冷挤压后孔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探讨了不同支撑板孔径下冷挤压后孔向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孔向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随着支撑板孔径增大,板件入口层处残余压应力有增大的趋势;当支撑板孔径小于11.74 mm时,在孔边出口层会形成明显的凸台,造成残余压应力突变,出口层残余应力峰值出现在支撑板孔边所在处;随着支撑板孔径增大,板件出口层向残余应力逐渐趋向平滑,凸台现象逐渐减缓.

关键词: 7A04-T6铝合金 , 支撑板孔径 , 冷挤压 , 残余应力

进汽型超声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性能计算分析

李文军 , 何仰鹏 , 种道彤 , 严俊杰 ,

工程热物理学报

进汽型的变截面通道内超声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实验中进汽压力为0.15~0.4MPa,进水压力为0.2~0.6 MPa.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汽水参数条件下,混合腔内压力与温度分布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在同一工况下,激波前混合腔内各点的压力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凝结激波的产生,压力突然增大.激波过程中蒸汽几乎全部凝结,激波过后温度分布趋于平缓.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水喷嘴、蒸汽喷嘴、混合腔内两相区和扩散段的数学模型,其预测的装置出口压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5%.

关键词: 超声速 , 汽液两相流 , 升压性能 , 计算模型

羰基铁/氧有机硅树脂涂层的吸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卿玉长 , 万城 , 罗发 , 朱冬梅

材料导报

采用羰基铁为吸收荆、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基体,制备了羰基铁/树脂基涂层,研究了羰基铁用量对吸涂层的电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羰基铁经过润湿分散剂处理后,粉体与树脂间的相容性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界面结合力,因此吸涂层整体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当羰基铁含量为7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附着力为22.16MPa,冲击强度大于或等于50kg·cm.采用同轴法测试了涂层材料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并对羰基铁/氧有机硅树脂基涂层的反射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吸涂层的最大吸收峰随吸收剂含量的增加向低频移动.涂层厚度为2mm时,羰基铁含量为65%,涂层的最大反射率在5.12GHz时达到-32.25dB;羰基铁含量为75%,在频率为3.53GHz时材料的反射率达到最大值-36.02dB.

关键词: 涂层 , 羰基铁 , 电磁参数 , 性能 , 力学性能

氧TDE-90/双马来酰亚胺共混树脂基透复合材料的研究

宫兆合 , 周文胜 , 梁国正 , 卢婷利 , 王旭东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4.03.006

利用TDE-90氧树脂与4501A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共混体系,获得了适于缠绕成型和手糊成型的高性能树脂基体.通过对粘度曲线、凝胶特性曲线及DSC分析确定了成型工艺.共混树脂与TDE-85氧树脂、4501A树脂的浇铸体及相应复合材料性能的比较,表明共混树脂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较低的介电损耗;在155℃时,其强度、模量的保留率均高于TDE-85氧树脂.共混复合材料适合于高温、高速机载雷达罩生产.

关键词: TDE-90 , 4501A双马来酰亚胺 , , 复合材料 , 雷达罩

超高疲劳的研究进展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2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