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处理制度对14Cr1MoR+904L耐点蚀性能的分析

周杰 , 黑鹏辉 , 秦建 , 杨战胜 , 张天佑

材料开发与应用

针对主材质为14Cr1MoR(H) +904L的压力容器设备,采用ASTM G48A法及ASTM 262B法分析了制造过程中904L复层在经受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耐点蚀及晶间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904L原始板材显微组织为孪晶状奥氏体,在ASTM G48A法腐蚀条件下点蚀速率为0.008 mm/a,晶间腐蚀速率为0.826 mm/a;904L板材在经历爆炸焊+675℃/3 h热校平后以及14Cr1MoR+ 904L壳体复合板在经历690℃/4 h的整体热处理后,复层904L板材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点蚀速率基本保持不变、晶间腐蚀速率逐渐增加;设备封头处在经历950℃/1.0 h热压+920℃/1.5 h +690℃/6.0 h调质处理后,原奥氏体晶界处存在大量析出组织,腐蚀速率急剧增加,耐腐蚀能力严重下降.

关键词: 14Cr1MoR(H)+904L , 热处理 , 点蚀 , 晶间腐蚀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马钱子碱和的宁的含量

王朝虹 , 果德安 , 胡春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4.019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全血中马钱子碱和的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应用Oasis R ○MC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提取、采用XTerraTM RP18色谱柱进行分离.在该条件下马钱子碱和的宁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g/L,最小检出限为0.15 ng.该方法测得马钱子碱和的宁在低、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法医毒化检验.

关键词: 固相萃取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马钱子碱 , 的宁

电镀稀铬提高水轮机的抗空蚀磨损能力

王飚 , 王宇栋 , 张自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3.01.008

在不锈钢水轮机母材上,用周期反相电镀稀土铬,镀层厚度约0.3 mm,镀层由金属基相和稀土盐颗粒第二相组成,硬度为900Hv~1000 Hv.阳极极化曲线测量表明:镀层的腐蚀阻力为母材的7~8倍.在模拟式小水轮机上考核,镀层的抗磨蚀性为母材的25~28倍,为离子氮化不锈钢的10~12倍.在水电生产中应用,电镀水轮机的工作寿命比原不锈钢高2~6倍.

关键词: 水轮机 , 空蚀磨损 , 电镀 , 稀土铬

化学镀铜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和发展

杨志刚 , 钟声

功能材料

随着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减小至深亚微米以下,互连延迟成为集成电路性能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为解决互连延迟带来的危机,国际上已开发出以铜为互连材料,大马革工艺为制造方法的铜互连工艺以取代亚微米时代的铝互连工艺.本文介绍了大马革工艺中铜金属化以及阻挡层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金属化 , 铜互连 , 阻挡层

低能宽幅电子束引出特性研究

柴万东 , 肖家浩 , 张子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4.433

研究了能量在100到300 keV区间的低能宽幅电子束从真空引出到空气中的特性.利用EGS5程序模拟了电子束穿过不同厚度钛箔后,在空气中距离钛箔5~10 cm距离处的能量损失、束流损失和束流分布均匀性等.模拟结果显示,对于低能电子,钛箔厚度应该在10μm左右为宜,其透射率与能量直接相关,在距离钛箔5 cm的位置,电子束的分布不均匀度低于2%,优于工业应用10%的标准(特殊情况下要求为5%),完全满足工业辐照要求.

关键词: EGS5 , 电子帘加速器 , 能散 , 透射率 , 均匀度

氧化铁还原的速率

卢肇墓 , 沈邦儒 , 金大康 , 吴自良

金属学报

用木炭还原沸腾钢铁鳞,可获得含铁>98.5%,适合于粉末冶金用的优质铁粉.在1000℃左右的还原过程中,在金属铁出现之前,在数分钟内Fe_2O_3和Fe_3O_4几乎都已全部还原成浮体,但后者还原成金属铁的阶段,则须经历数十分钟之久,因此后一阶段便成为还原过程中控制的一步.在浮体还原成金属铁的阶段,所生成的多孔性金属铁并不阻碍气相的扩散;还原的速率由浮休-金属铁相界面的表面反应所控制,而表面反应的速率则受CO的生长速率所限制。浮体表面的金属铁层成长所需的激活能约为57000卡/克分于,与用固体碳发生CO的反应所需的激活能相同。实验的结果更指出,不同温度下浮体还原速率个同的原因,是由温度对CO发生速率的影响所引起。

关键词:

邯钢7号高炉优化铁次生产实践

安文斌 , 王德昌 , 耿敬涛 , 张瑞华 , 李建武

钢铁研究

为了稳定邯钢7号高炉炉缸工作状态,改善高炉生产指标,降低出铁成本,通过采取活跃炉缸、强化出铁管理、改善炮泥质量、提高开口机能力等措施,使日出铁次数由(151)次降低至(12±1)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炉腹煤气量 , 铁口 , 炮泥 , 铁次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