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u(phen)Cl2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杜治平 , , 黄丽明 , 黄晨 , 吴元欣 , 王存文 , 孙炜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11121

以CuCl2和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在甲醇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制备了Cu(phen)Cl2,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H2程序升温还原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phen)Cl2不仅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因phen与Cu(Ⅱ)间的σ-π配位作用而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浓度0.011mol/L,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4.0 MPa和p(CO)/p(O2)=19的条件下,生成DMC的转化数(TON)可达51.5.研究还发现,反应存在诱导期,且TON随温度呈“M”形变化,据此提出了新的羰氧化反应机理.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 甲醇 , 氧化羰基化 , 氯化铜 , 邻菲哕啉 , 配合物

改性羟基磷灰石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

杜治平 , 刘亮 , 袁华 , 熊剑 , , 吴元欣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09)60053-X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改性羟基磷灰石(M/HAP)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用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金属改性的HAP催化刺活性比HAP和相应金属氧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La/HAP活性最高,碳酸丙烯酯收率达91.5%.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_2吸附-脱附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经La改性后,在La/HAP表面形成了大量新的强碱性活性位,这是该催化剂活性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碱性催化剂 , 尿素 , 1,2-丙二醇 , 碳酸丙稀酯

板带轧机厚控系统三自由度建模与故障模拟

董敏 ,

钢铁

针对板带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参数变化导致故障诊断困难及实际故障模拟费用高、危险性大等问题,在充分考虑轧机机体各部分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分配的情况下,应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三自由度动态仿真模型.此模型可以更完善地反映系统各参数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故障模拟模型.应用所建模型的系统动态响应,进行典型故障的模拟研究,所获取的故障特征可为系统故障预测和诊断提供依据.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故障模拟的可行性.

关键词: 厚度自动控制系统 , 动态模型 , 系统仿真 , 故障模拟

热致液晶聚酰胺的合成与性能

王朝 , 张腾 , 索红莉 , , 程艳玲 , 袁慧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含有聚醚链的芳香族二元酸聚乙二醇双4-羧苯醚(PEG_n,n=1,2)和芳香族二元胺邻联甲苯胺(OT)为聚合单体,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聚醚链的芳香族热致液晶聚酰胺(PEGOT).以红外光谱(IR)、核磁分析(NMR)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予以确认;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及偏光显微镜(POM)研究发现,液晶聚合物具有稳定的液晶性和典型的向列型织构,并采用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对聚合物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此类热致液晶聚酰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热致液晶 , 聚酰胺 , 织构 , 结晶性 , 热稳定性

马铃薯淀粉磷酸酯的物理化学特性

郑桂富 , 徐振相 , , 秦志春 , 陈西武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11.013

通过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相比较,研究了马铃薯淀粉磷酸酯(PEPS)的理化特性,包括粘度的测定、热糊与冷糊的稳定性、不同pH值及电解质(NaCl)和非电解质(蔗糖)存在下的粘度曲线、凝胶强度及冻融稳定性. 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磷酸酯比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具有更优良的热糊与冷糊的稳定性,电解质(NaCl)和非电解质(蔗糖)的存在,对其热糊与冷糊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凝胶强度高,冻融稳定性好,尤其是耐酸性能强.

关键词: 马铃薯 , 淀粉 , 磷酸酯

超高疲劳的研究进展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与低疲劳断口形貌

张翥 , 惠松骁 , 路纲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07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和断口形貌,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合金低疲劳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合金棒材低疲劳断口形貌特征.

关键词: 疲劳 , 断口形貌 , TC17钛合金

疲劳和低疲劳统一的能量表征方法研究

许超 , 张国栋 ,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疲劳和低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疲劳和低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疲劳和低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疲劳和高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疲劳 , 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超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探讨

宋亚南 , 徐滨士 , 王海斗 , 张玉波 , 邢志国

稀有金属

分析了金属材料超高疲劳断口形貌特征,介绍了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位错理论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前期有关金属材料超高疲劳行为的试验数据,对2种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错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而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降低,即材料组织缺陷萌生成为疲劳裂纹阶段占据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向: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特别是裂纹源表面萌生和内部萌生的竞争性机制;建立大样本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以工程构件的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精确评价超高疲劳寿命.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寿命预测 , 断口形貌 , 预测误差

γ-TiAl合金的高疲劳行为

崔玉友 , 杨锐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156

研究了铸造Ti-46.5Al-5Nb(原子分数,%)合金的高疲劳行为.结果表明:Ti-46.5Al-5Nb合金具有较好的室温高疲劳性能,其疲劳极限σ-1=510 MPa,与合金的断裂强度σb的比值为1.1.试样的形状对Ti-46.5Al-5Nb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影响较大,由此可以解释合金的疲劳强度与断裂强度的比值大于1.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的高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 Ti-46.5Al-5Nb合金 , 疲劳 , 疲劳强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