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英
,
葛洪良
,
卫国英
,
吴琼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柠檬酸盐存在的酸性镀液qa(pH=4.0),通过改变[WO42-]/[Co2+]比值电沉积制备了Co-W合金薄膜.使用XRD对薄膜的微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态时,Co-W合金薄膜具有晶态结构;随着薄膜中Co、W含量的不同,薄膜从富Co的面心立方相向Co+Co7W6+Co3W共存相转变.采用FE-SEM对薄膜表面形貌和组成分析表明:Co-W合金薄膜中Co含量较高,随着镀液中[WO42-[Co2+]比值的增加,薄膜中W含量会增加,膜面逐渐变得致密;当镀液中[WO42-]/[Co2+]=0.5时,薄膜中W含量达到最大值,同时膜面上出现大量气孔.通过VSM对薄膜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Co-W合金薄膜的易磁化轴平行于膜面.
关键词:
合金薄膜
,
微结构
,
软磁性
,
电沉积
周巧英
,
陈仁杰
,
刘壮
,
郭帅
,
闫阿儒
,
李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d24Fe65.5-xRMxB0.97Tb7.0Dy1.1 Co1.0Al0.2Cu0.23 (RM=Nb,Zr,Ti;x=0.2,0.4,0.6)高性能磁体.高温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温度低于200℃时,磁体剩磁温度系数(α)得到明显提高;Nb,Ti替代后磁体矫顽力温度系数(β)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PCT实验结果显示,Nb替代后磁体质量损失只有0.07 mg/cm2,耐蚀性显著增强,而Ti替代后磁体的耐蚀性变差;对腐蚀后磁体表面EDX分析得到,当磁体中含有低于0.2%(质量分数)Zr或Ti时,它们将先于Dy被氧化.
关键词:
钕铁硼
,
难熔金属
,
磁性能
,
耐蚀性
吴琼
,
卫国英
,
葛洪良
,
王新燕
,
周巧英
功能材料
利用正交设计L25(56)安排实验,分别以矫顽力和磁滞回线的方形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优化Co-Pt-W磁性薄膜电沉积制备工艺,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得到Na2WO4·2H2O及(NH4)2C6H6O7浓度分别为0.08L、0.198mol/L,电流密度为5mA/cm2,温度为60℃的制备条件为最佳组合.在此条件下制备了Co-Pt-W薄膜样品,并对其磁性能进行验证,对结构和形貌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hcp结构有利于电沉积Co-Pt-W薄膜的硬磁性能.
关键词:
正交实验设计
,
电沉积薄膜
,
硬磁性
卫国英
,
吴琼
,
葛洪良
,
周巧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有机添加剂甲基丙烯酸乙酯存在的情况下,采用共沉淀方法从Fe2+与Fe3+的水溶液中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研究了其结构与形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甲基丙烯酸乙酯浓度为0.015 mol/L时,所制备的纳米粒子为单一的Fe3O4相;粒子呈球形,半径大约为15~30 nm.同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3O4纳米粒子的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M-H/T曲线与温度无关,表明该粒子具有典型的超顺磁性.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
共沉淀
,
超顺磁性
,
有机添加剂
周巧英
,
葛洪良
,
卫国英
,
吴琼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7.04.001
通过电沉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Co-Mo合金薄膜.讨论了薄膜组成与结构以及非晶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测定了薄膜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薄膜中钼含量(质量分数)为6.05%~30.03%时,镀态Co-Mo合金薄膜具有非晶态结构;经连续升温到400℃并热处理1.5 h后,Co-Mo非晶态合金发生晶化,且随着薄膜中钼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晶化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在较高温度(高于500 ℃)下热处理后,Co-Mo非晶态合金晶化,并析出单一的hcp-Co相;热处理后,Co-Mo合金薄膜的软磁性变差.
关键词:
Co-Mo合金薄膜
,
电沉积
,
结构
,
热稳定性
,
磁性能
林启权
,
邓志儒
,
董文正
,
周巧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510
为防止某大型复杂铸件产生缩孔缺陷并降低铸造成本,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铸造工艺参数进行定量化设计.应用ProCAST软件对铸件进行凝固分析,通过提取凝固结果中的各参数(温度场、固相温度的密度、焓变化等)对模数进行求解,定量得到铸件的高模数分布区域,而后通过分析模数分布区域并结合均衡凝固理论设计了冒口、冷铁与浇注系统,运用ProCAST软件对铸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表明:该大型铸件应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为宜,对铸件中部与底部模数达到2.5 cm的热节处采用冷铁和铬铁矿砂处理热节,对铸件顶部模数达到2.5 cm的部位采用飞边冒口进行补缩;提取凝固模拟结果中热节处的平均模数和金属液体积,即可对冒口尺寸进行定量化设计;通过观察模拟结果中浇口杯金属液水平高度的变化,可得出浇注系统进行液态补缩的时段.
关键词:
均衡凝固理论
,
数值模拟
,
模数
,
复杂灰铸铁件
,
工艺设计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