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宛棣
,
于德梅
,
郭秀生
,
万炜涛
,
苏楠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一系列粘土含量不同的尼龙6/粘土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结晶行为.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粘土的加入改变了尼龙6的晶型.用修正Avnmi方程的Jeziorny法研究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半结晶时间t1/2缩短,纳米粘土对尼龙6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
尼龙6
,
粘土
,
结晶行为
万炜涛
,
于德梅
,
周宛棣
,
苏楠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未处理纳米CaCO3和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CaCO3对聚丙烯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与未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在聚丙烯基体中都能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但是,与未处理的纳米CaCO3相比,经表面改性的纳米CaCO3粒子能更加有效的提高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研究还发现,当偶联剂用量为纳米复合材料中CaCO3含量的1%~2%(质量),同时降温速率大于5 K/min小于40 K/min,相对结晶度要求大于30%时,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可使聚丙烯的结晶动力学参数Zc有小幅度的增加,F(T)值则显著减小,此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纳米CaCO3
,
聚丙烯
,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偶联剂
,
处理
,
结晶温度
周宛棣
,
郭秀生
,
于德梅
,
高乃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组成比、增容剂含量不同的PP/PA-6共混物.用TR-10C型介电损耗测量仪测试了这些材料的介电性能.用SEM研究了共混物组成与增容剂用量对共混物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上述材料微观结构形貌和介电谱图的分析,讨论了该体系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发现分散相PA-6粒径大小、分散程度及与PP基体界面粘结程度对共混体系的介电性能有显著影响.描述了共混物组成、增容剂含量与共混体系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介电性能
,
微观结构
,
聚合物共混物
周宛棣
,
于德梅
,
郭秀生
,
高乃奎
,
万炜涛
,
苏楠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一系列粘土含量不同的尼龙6/粘土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测试其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稳定性能以及电击穿强度,并讨论了粘土含量对纳米复合体系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纳米粘土后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明显减小,同时介电稳定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电击穿强度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
尼龙6
,
粘土
,
介电性能
,
电击穿强度
周宛棣
,
郭秀生
,
于德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方法,选用不同共混温度及螺杆转速,制备了一系列PA-6/PP共混物;用TR-10C型介电损耗测量仪测试了上述材料的介电性能.通过SEM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讨论了共混物制备条件对材料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描述了PA-6/PP共混物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
聚丙烯
,
聚酰胺-6
,
共混物
,
介电性能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周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周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周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周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高周疲劳
,
低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宋亚南
,
徐滨士
,
王海斗
,
张玉波
,
邢志国
稀有金属
分析了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断口形貌特征,介绍了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位错理论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前期有关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行为的试验数据,对2种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错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而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降低,即材料组织缺陷萌生成为疲劳裂纹阶段占据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向: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特别是裂纹源表面萌生和内部萌生的竞争性机制;建立大样本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以工程构件的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精确评价超高周疲劳寿命.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
寿命预测
,
断口形貌
,
预测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