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黑龙江北部砂金矿的物质来源及金的富集作用

, 张宏颖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12.006

黑龙江北部砂金矿的金主要来源于经过壳幔作用使金再次富集的含金建造和岩金矿.上地幔隆起区是控制砂金矿和岩金矿面式分布的主要因素.在第三纪,夷平面上的风化壳中的金经历了重要的次生富集作用;在第四纪,在冰川和径流作用下最终形成了砂金矿床.

关键词: 黑龙江北部 , 含金建造 , 砂金矿 , 富集作用

干燥处理对速生材单板表面特性的影响

徐信武 , 孙涛 , 杨刚 ,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气流和热板两种方法对杨木和桉木两种速生材单板进行干燥处理,温度设5水平(气流干燥:135、165、195、225和250℃;热板干燥:100、135、165、195和225℃),时间取3、7和10 min。分别采用CIE L*a*b*系统和滴液法分析了处理前后单板颜色及表面润湿角的变化,并测试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单板的胶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改变了单板颜色在a*-b*二维色度空间的分布位置;随着干燥温度的提高和(或)时间的延长,单板表面明度L*和胶合强度减小、而总色差ΔE*和润湿角提高。因此,干燥热处理可显著调控木材的表面性能。

关键词: 速生材 , 单板干燥 , 色差 , 润湿性 , 胶合强度

微细粒碳质金矿碱性热压预处理脱碳试验研究

王在谦 , 唐云 , 张覃 ,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312

探讨了某微细粒浸染型碳质双重难处理金矿石的基本工艺学特性,并进行了可浸性试验研究。针对矿石中有碍于后续浸出的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特性,进行了碱性热压预处理脱碳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25 mm占82%,预处理温度160℃,预处理时间2 h,助氧剂用量300 g/t,氧气压强1.6 MPa,pH值12的条件下,可将原矿中2.51%的有机碳降至0.72%,有机碳脱除率为71.26%。

关键词: 微细粒碳质金矿 , 热压氧化预处理 , 脱碳

色氨酸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硫酸中的缓蚀性能

黄开宏 , , 芮玉兰 , 曹毅

表面技术

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色氨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对Q235碳钢片在0.5mol/L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并用吸附等温模型和腐蚀动力学对缓蚀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色氨酸的缓蚀率不高,L-色氨酸与碘化钾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而与抗坏血酸的协同效应不显著,将三者以最佳用量复配后,缓蚀率可达92.43%;色氨酸与抗坏血酸均为混合型缓蚀剂,而碘化钾和复配缓蚀剂均为阳极型缓蚀剂;色氨酸通过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于碳钢表面,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 色氨酸 , 协同效应 , 缓蚀剂 , 吸附等温模型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李景强 , , 金同和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6.005

团结沟金矿床产于鹤岗隆起与乌拉嘎断陷接壤部位,控矿构造为NWW向断裂构造,属乌拉嘎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在该断裂中脉状产出斜长花岗斑岩体,矿体主要赋存于斜长花岗斑岩的构造角砾岩带中,部分产于黑龙江岩群的构造碎裂片岩之中.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指明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 乌拉嘎深大断裂 ,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找矿方向 , 团结沟金矿床

新疆巴里-伊吾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栾风娇 , 金龙 , 贾瑞亮 , 陆成新 , 白铭 , 梁红涛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2.2016062001

为查明新疆巴里-伊吾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采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研究区2011年9月的75组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潜水以HCO3和SO4型水为主,承压水以SO4型水为主,两者都是矿化度中等、硬度中等的弱碱性水;Gibbs图表明,研究区潜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蒸发浓缩和岩石风化双重作用的影响,承压水补给水源的水化学成分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离子比例系数法及饱和指数表明潜水和承压水中离子主要来自岩盐、硫酸盐、硅酸盐的风化溶解.此外,(Na+-Cl-)与(Ca2+ +Mg2+)-(SO42-+HCO3-)之间的比值关系表明阳离子交换作用也是地下水中化学组分形成的重要作用之一.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 Gibbs图 , 离子比例系数法 , 阳离子交换 , 饱和指数 , 新疆巴里-伊吾盆地

超高疲劳的研究进展

关昕 , 孟延军

钢铁研究

论述了超高疲劳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近年来超高疲劳的研究成果包括超高疲劳的典型特征如S-N曲线、裂纹起源、起裂机理、影响超高疲劳行为的因素等,介绍了超高疲劳的常用实验手段,提出了今后超高疲劳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S-N曲线 , 疲劳裂纹萌生 , 超声疲劳实验

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与低疲劳断口形貌

张翥 , 惠松骁 , 路纲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07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TC17合金低疲劳性能和断口形貌,确定了不同温度下合金低疲劳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合金棒材低疲劳断口形貌特征.

关键词: 疲劳 , 断口形貌 , TC17钛合金

疲劳和低疲劳统一的能量表征方法研究

许超 , 张国栋 , 苏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8.016

对高疲劳和低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高疲劳和低疲劳统一表征的能量形式参量.用统一的能量形式表征参量对高温合金GH141的760℃高疲劳和低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用1Cr11Ni2W2MoV钢500℃和粉末盘材料FGH95的600℃高温低疲劳和高疲劳数据对统一表征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能量形式的表征参量能够得到理想的能量-寿命方程.

关键词: 疲劳 , 疲劳 , 寿命预测 , 能量表征 , 高温合金

超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探讨

宋亚南 , 徐滨士 , 王海斗 , 张玉波 , 邢志国

稀有金属

分析了金属材料超高疲劳断口形貌特征,介绍了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和基于位错理论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并结合前期有关金属材料超高疲劳行为的试验数据,对2种预测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位错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较为准确;而基于Paris公式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降低,即材料组织缺陷萌生成为疲劳裂纹阶段占据疲劳寿命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方向: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特别是裂纹源表面萌生和内部萌生的竞争性机制;建立大样本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以工程构件的服役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基础,精确评价超高疲劳寿命.

关键词: 超高疲劳 , 寿命预测 , 断口形貌 , 预测误差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