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9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熔化温度对PbBr2-PbCl2-P2O5系玻璃的影响

赵宏生 , 朱冬梅 , 周万城 , 吴静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0.09.007

为了研究熔化温度对PbBr2-PbCl2-P2O5系玻璃的影响,探索了在530~540℃熔化时PbBr2-PbCl2-P2O5系统的玻璃形成区,并且测试了一些玻璃的特性温度、密度、化学成分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提高熔化温度后,PbBr2-PbCl2-P2O5系统玻璃具有更宽的玻璃形成区,向PbBr2一侧延伸;玻璃转变温度升高到200℃以上,密度提高到5.51 g.cm-3.熔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了玻璃性质的变化,提高熔化温度后,NH4H2PO4分解更加完全,使得玻璃中残存的HO-和NH+4减少.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提高熔化温度后,NH4H2PO4完全分解,玻璃中已不存在HO-和NH+4.

关键词: 磷酸盐玻璃 , 熔化温度 , 性质 , 化学成分 , 红外光谱

针状纳米铜的制备及其改性环氧树脂导电性能的研究

张锡凤 , 梁俊雄 , 程晓农 , 殷恒 , 吴静 , 喻龙宝

材料导报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水体系中,以醋酸铜为前驱体,坏抗血酸(Vc)为还原剂,引入微波辐照,加入适量自制表面活性剂为修饰剂,合成了长约90nm、直径为3nm的针形纳米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SC)对纳米铜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备的纳米铜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并制成涂层,经数字导电仪检测,与添加球形纳米Cu的涂层相比,该涂层获得了优异的导电能力.前者pV=3.41×10-5Ω·m,后者ρV=8.9×10-5Ω·m.

关键词: 纳米铜 , 针状 , 液相还原法 , 微波 , 导电性

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玻璃的热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朱冬梅 , 周万城 , 赵宏生 , 吴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0.02.007

重点研究了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玻璃的热性质、耐水性和抗潮解性. 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一般在25×10-6°C-1左右. PbBr2-PbCl2-P2O5系统的玻璃具有较低的玻璃转变温度,可低达146°C. 加入PbF2和/或PbO可显著提高玻璃的转变温度和密度,其中PbO对试样的影响更为显著. 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玻璃的抗潮解性一般较好. 多数玻璃在水中的溶解速率可达10-5mm/day, 具有较好的耐水性.

关键词: 磷酸盐玻璃 , 热性质 , 化学稳定性

涂料概述

王连杰 , 高焕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6.005

重点对吸涂料的吸机理以及粘结剂和吸收剂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吸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吸收剂 , 涂料 , 隐身涂料

毫米/厘米兼容吸涂层的设计与研究

于名讯 , 丁文皓 , 李云南 , 何华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07.003

以电磁理论为基础,对两层结构的毫米/厘米兼容吸收涂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系列吸涂层的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先分别以电损耗和磁损耗为主,采用单层结构分别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吸收,然后以厘米吸收层作为内层,以毫米吸收层作为外层,并进一步改善内外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利用两层结构可以对毫米和厘米实现较好的兼容吸收.

关键词: 兼容吸涂层 , 毫米 , 厘米

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海泉 , 陈秀琴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传统吸材料以及新型吸材料,如铁氧体吸材料、碳纤维结构吸材料、纳米吸材料、手性吸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材料 , 隐身技术 , 吸收剂 , 纳米材料

SiC(N)/LAS吸材料吸性能研究

罗发 , 周万城 , 焦桓 , 赵东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3.011

研究了由SiC(N)纳米吸收剂制备的SiC(N)/LAS吸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影响介电性能的吸收剂的含量、吸材料烧结温度和碳界面层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080℃以下烧结温度对陶瓷致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在1080℃以上烧结温度对烧结致密度的影响较小,对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大.吸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吸材料制备过程中纳米级的SiC(N)促进了碳界面层形成,导致了在较高温度烧结时吸材料介电常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吸材料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形成的碳界面层复介电常数的虚部较高,使吸材料对电磁的损耗进一步升高,从而使吸材料的吸性能得到增强.

关键词: 纳米SiC(N) , LAS玻璃陶瓷 , 介电常数 , 界面层 , 材料

新型吸材料研究动态

赵九蓬 , 李垚 , 吴佩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2.02.027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新型吸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吸材料的吸原理和新型吸材料,包括吸涂层材料如铁氧体、纳米吸材料、手性材料、雷达红外兼容吸材料、等离子体吸材料及结构型吸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关键词: 材料 , 涂层 , 结构型

结构吸复合材料的吸性能

邓京兰 , 冯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制备了以石墨粉为添加剂的结构吸复合材料,研究了吸剂含量和材料厚度对材料吸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粉含量、材料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移动,实验试样中最大反射率可达-16.8dB,有效带宽约3GHz,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复合材料的吸性能与石墨粉含量、材料厚度密切相关,含量、厚度引起材料的电磁参数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吸性能发生变化,电磁参数与吸性能的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 材料 , 石墨粉 , 电导率 , 吸收峰值

低频吸材料研究进展

宦峰 , 谢国治 , 陈将伟 , 唐东明 , 田维 , 顾海霞 , 王林

材料导报

低频吸材料在民用与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加强吸材料在低频波段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吸材料存在的低频瓶颈,综述了国内外吸材料在低频波段的研究进展,包括非晶态合金、铁氧体吸材料、金属微粉吸材料、纳米吸材料,最后展望了低频吸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低频 , 材料 , 电磁防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