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斌杰
,
陈卓明
,
吴湘济
,
汪晓峰
,
林兰天
材料导报
对自制的聚砜酰胺/碳纳米管(PSA/CNT)复合材料薄膜进行了热稳定性能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导热系数的计算、导热模型的建立以及热重法分析探讨了CNT及其质量分数对PSA热分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NT的加入提高了PSA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从而延缓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CNT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在终止温度时的质量残余率,明显地提高了PS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关键词:
聚砜酰胺
,
碳纳米管
,
热稳定性能
,
导热系数
,
热分解
曹延娟
,
辛斌杰
,
张杰
,
吴湘济
,
杜卫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1204.003
为了拓展天然纤维素材料的应用,在综合国内外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纳米材料和抗菌材料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体系配置了不同共混比例的天然纤维素/聚丙烯腈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素/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然后,用铜氨溶液对纳米纤维进行了抗菌处理,制备了具有一定抗菌功能的纤维集合体.最后,采用SEM观察不同共混比例下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采用TG和DSC表征其热性能;采用FTIR和表面接触角测量仪表征共混后纳米纤维的化学组成和亲水性的变化;采用振荡法测定纳米纤维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可制得直径在200~400 nm范围内的纤维素/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随着纤维素含量的提高,纳米纤维的表面越来越粗糙,粘连愈加严重,且直径离散度也变大.当纤维素与聚丙烯腈的共混质量比大于75∶25时,纤维的直径标准偏差由纯聚丙烯腈纤维的100 nm以下变为150 nm以上.纤维素/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与纯纤维素纳米纤维相比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当纤维素与聚丙烯腈的共混质量比为25∶75时热稳定性最好.纤维素/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亲水性优于普通医用纱布的.经过铜氨溶液抗菌处理的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和75%.
关键词:
纤维素
,
聚丙烯腈
,
静电纺丝
,
纳米纤维
,
铜离子抗菌处理
李天成
腐蚀与防护
为了明确榆济天然气管道内腐蚀原因,首先对榆济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成分、清管记录等服役状况进行调研.其次针对管道内壁不同时钟位置的腐蚀状况进行宏观腐蚀形貌观察,使用扫描电镜(SEM)对腐蚀产物进行微观观察,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腐蚀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内部存在局部腐蚀,腐蚀产物以Fe2O3和FeCO3为主.因此CO2腐蚀是造成榆济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
内腐蚀CO2
高泽平
,
刘竹林
钢铁
通过对湘钢炼铁入炉炉料进行还原性及熔滴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炉料结构对高炉软熔带的影响;结合成本分析,指出了在当前条件下,湘钢炉料结构的合理搭配.
关键词:
高炉
,
炉料结构
,
试验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王洪涛
,
张俊华
,
张天宁
,
姜玉玲
,
丁少峰
,
郭廷忠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5123101
以惠济河水系开封段底泥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75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富集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惠济河开封段底泥Cd、Cr、Cu、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24.51、67.86、290.65、28.46、115.34、1936.95 mg·kg-1,远高于我国潮土背景值.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底泥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146.10) >Zn(19.62)> Cu(9.89) >Pb(3.83) >Cr(0.89) >Ni(0.88),其中Cd、Cu、Zn已显著富集污染,Cr、Ni无明显富集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各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Pb>Ni>Cr,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7259.21,属于很强生态风险,RI“很强”等级样点主要分布在黄汴河、化肥河、惠济河下游及马家河下游河段,镉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关键词:
开封市
,
惠济河
,
底泥
,
富集
,
潜在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