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服兵
,
陈剑华
,
陈中华
,
陈海洪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10.02.004
介绍了一种高硬度单组份自交联水性木器漆的制备,通过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水性丙烯酸乳液进行复配,选择合理复配比例,并讨论了成膜助剂对涂料综合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E与丙烯酸乳液A按质量比1:1复配,漆膜各性能达到最佳.通过VFIR分析可知,两种树脂发生的自交联反应,两者之间存在氢键的作用.选用二丙二醇甲醚(DPM)与二丙二醇丁醚(DPnB)为成膜助剂,按质量比1:1复配,漆膜硬度较高,表面效果好,其他性能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单组份
,
水性木器漆
,
聚氨酯分散体
,
丙烯酸乳液
,
复配
,
成膜助剂
商博锋
,
郭庭辉
,
罗小兵
工程热物理学报
可穿戴液冷服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过冷等问题.目前,对该现象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实验的液冷服设计,很少有涉及系统的优化过程.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液冷服中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人体代谢率、入口水温、流量和管道分布对液冷服制冷效果的影响,并用工程计算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人体代谢率、入口水温及管道布置间隔与人体表面温度成线性关系.人体代谢率每增加100 W/m2,人体表面平均温度增加4℃;入口水温每增加1℃,人体表面平均温度增加0.5℃;管道布置间隔每增加5 mm,人体表面平均温度增加1.25℃.流量对液冷服制冷效果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液冷服
,
数值模拟
,
优化设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杨冬晖
,
李猛
,
尚坤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6.2.014
为明确我国未来航天服被动热防护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在用近地轨道航天服隔热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先进航天服隔热材料的设计需求,对先进航天服隔热材料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目前,多层隔热组件是在近地轨道和月面等高真空环境下隔热效果最理想的材料,但为提高服装的活动性能和对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需作进一步改进.纤维类材料在航天服隔热应用方面具有传统优势,但在面向火星任务为代表的低真空环境的深空探测中,未能达到热导率和材料厚度相结合的隔热目标;气凝胶类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在火星大气环境下具有最好的隔热性能,但无法规避粉尘污染及机械耐久性等问题.研究具有更细纤维尺度和特殊空隙结构的纤维种类,制备具有柔韧耐久特质的有机气凝胶材料,探索具有不同技术优势的材料的组合应用,将成为解决未来先进航天服隔热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航天服
,
隔热材料
,
热防护
,
近地轨道
,
深空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