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航
,
李雪辉
,
高翔
,
江燕斌
,
吕扬效
,
王芙蓉
,
王乐夫
催化学报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了一系列铬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相态,并考察了铬锰摩尔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有氧条件下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其中Cr(0.4)-MnOx催化剂具有最佳低温催化活性,在空速 30 000 h-1和120 ℃条件下, NOx转化率达98.5%, N2选择性达100%. 在MnOx中添加Cr后形成了CrMn1.5O4晶相, 该相态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铬锰复合氧化物
,
低温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氮氧化物
,
氨
陈学伟
,
李雪辉
,
宋红兵
,
吕扬效
,
王芙蓉
,
胡艾希
催化学报
设计合成了由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与咪唑阴离子搭配的[bmim]Im新型碱性离子液体并对其碱性进行研究.[bmim]Im离子液体的碱性与[bmim]OH的碱性接近且强于[bmim]OAc.在水溶液及室温条件下,2%的[bmim]Im离子液体对系列芳香醛与活泼的亚甲基化合物之间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目标产物的收率达到86%~95%,选择性为100%.同时,该催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咪唑阴离子
,
碱性离子液体
,
催化
,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黄肖容
,
吕扬效
,
黄仲涛
无机材料学报
利用TG-DTA、BET法分析研究了热处理过程的膜孔径分布、孔径大小及膜的比表面积、比孔容随焙烧温度的变化趋势,并用XRD研究了氧化铝膜的膜内晶体的晶面取向,用TEM、SEM观察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铝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发现构成氧化铝膜的微晶的择优取向度决定着膜孔径分布的均匀性,焙烧温度越高,膜微晶的择优取向度越大,膜的孔径分布越窄,但孔径增大.膜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在400℃有一最大值,400℃是合适的膜催化、反应用膜的焙烧温度,这时膜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孔隙率分别为283m2/g、0.338mL/g和53%.700℃是分离用膜的合适焙烧温度,这时膜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孔隙率分别为202m2/g、0.203mL/g和45%.700℃时膜的最大孔径为5nm;孔径为1~1.25nm的孔占孔体积的70%以上.
关键词:
无机膜
,
null
,
null
,
null
黄肖容
,
吕扬效
,
黄仲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1999.05.008
利用TG-DTA、BET法分析研究了热处理过程的膜孔径分布、孔径大小及膜的比表面积、比孔容随焙烧温度的变化趋势,并用XRD研究了氧化铝膜的膜内晶体的晶面取向,用TEM、SEM观察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铝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 发现构成氧化铝膜的微晶的择优取向度决定着膜孔径分布的均匀性,焙烧温度越高,膜微晶的择优取向度越大,膜的孔径分布越窄,但孔径增大. 膜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在400℃有一最大值, 400℃是合适的膜催化、反应用膜的焙烧温度,这时膜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孔隙率分别为283m2/g、0.338mL/g 和53%. 700°C是分离用膜的合适焙烧温度,这时膜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孔隙率分别为202m2/g、0.203mL/g 和45%. 700°C时膜的最大孔径为5nm, 孔径为11.25nm的孔占孔体积的70%以上.
关键词:
无机膜
,
氧化铝膜
,
焙烧
,
孔结构
王颖生
,
赵志星
,
成富全
,
赵勇
钢铁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是可行的.二烧车间进行了扬地粉工业试验,其最高配比达到30%,工业试验时烧结各项指标变化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铁矿
,
烧结
,
转鼓强度
,
低温还原粉化
武轶
,
黄发元
,
金俊
,
闫媛媛
,
夏征宇
,
熊德怀
钢铁研究
介绍了扬迪粉(YD粉)烧结配矿优化试验情况及不同硅源对高YD粉配比烧结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具有高孔隙度的YD矿替代B粉、C粉和E粉后,混合料水分应适当提高,以改善混匀制粒效果.因原料装料密度降低,使原始料层透气性得到改善,烧结生产率得到提高,烧结矿还原性略有改善,T<,D>-T<,S>区间和T<,D>-T<,m>区间均呈现变窄趋势,这有利于改善高炉透气性和降低焦比,但烧结矿TI和成品率呈下降趋势,固体燃耗略有升高.当YD粉配比增加到30%时,不同的硅源对烧结指标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YD粉
,
烧结
,
配矿
,
硅源
姜周曙
,
王如竹
,
卢允庄
,
邵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一种以吸附式制冷单元为高温级、以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为低温级的复叠式多效制冷循环.通过热能在系统中的分级与多效利用,可提高制冷系统COP.在该循环中,吸附式单元工质对的温度高于200℃时,也不会产生腐蚀作用,因而是一种工艺上易于实现的新型制冷循环.
关键词:
吸附式
,
吸收式
,
制冷
,
复叠式
,
三效机
,
多效机
卢苇
,
马一太
,
李丽新
,
苏维诚
,
曾宪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对我国市场上单元式空调机能效水平的统计分析,并参考部分实测数据,发现大多数产品的能效比达不到GB/T 17758-1999的要求.为此,从理论上探讨了提高单元式空调机能效水平的潜力.由于理论分析中采用的各种节能措施均是现有的较先进的技术,因此所得结果具有可行性,可为提高具体产品的能效水平指明理论范围.
关键词:
单元式空调机
,
能效
,
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