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59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

, 褚嘉宜 , 翟玉春 , 田彦文

材料导报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充电电池,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高的性能被用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为电动汽车或大型储存电能的电池提供能量.本文阐述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现状,其中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与之发展相关的问题的成因,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负极材料 , 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Fe合金的研究

材料导报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锡基复合氧化物SnFeO2.5,再用氢还原法将SnFeO2.5还原,得到SnFe合金粉.通过XRD对其进行结构和组成分析,发现在390℃时,无定型的SnFeO2.5完全转化成SnFe合金;通过SEM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发现SnFe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300nm左右;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其首次放电容量为360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340mAh/g,其效率为94.4%;第20周的放电容量是首次放电容量的75%,充电容量是首次充电容量的66%,其充放电效率为83%;SnFe的循环性优于SnFeO2.5.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 充放电容量 , 循环寿命

Pb-Sn复合粉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 杨瑞芹 , 刘铁兵

材料导报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锡基复合氧化物SnPbO2,再用氢还原法将该复合氧化物还原,得到Pb-Sn金属复合粉.XRD测试分析发现,400℃时无定型的SnPbO2完全转化成Pb-Sn金属复合粉.通过SEM对Pb-Sn复合粉进行形貌观察发现,Pb-Sn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00nm.利用恒电流电池自动测试仪测试了Pb-Sn复合粉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其首次嵌锂容量为370mAh/g,首次脱锂容量为330mAh/g;第20周的嵌锂容量为280mAh/g,脱锂容量为270mAh/g.充放电反应机理可能为锂与Pb-Sn中活性基物质(Sn)的合金化/去合金化反应.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 充放电容量 , 循环寿命

羟基磷灰石表面形貌对人骨肉瘤细胞生物性能的影响

陈晓琴 , 陈雪宁 , 朱向东 , 蔡兵 , 范红松 ,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3058

本文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表面形貌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生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轴压片技术与粒子占位法相结合控制陶瓷表面孔尺度、形态及分布,从而获得具有不同表面孔结构的HA陶瓷材料.将材料与MG-63共培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MTT检测法表征材料表面形貌对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影响,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探讨了HA陶瓷材料的表面结构对MG-63骨分化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大孔结构(孔径大于200 μm)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而小孔结构(孔径小于100 μm)能促进细胞的骨分化.孔形貌和孔分布也能影响细胞的生物功能,相同尺度的孔径,不规则蜂窝状的多级微孔结构比光滑孔壁的浅孔结构更能诱导细胞的骨分化.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表面形貌 , 骨诱导性 , MG-63细胞

十八胺高温膜特性及膜形态

谢建丽 , 邓佳杰 , 胡家元

材料保护

十八胺(ODA)高温膜特性可为燃气机组停机保养过程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压釜模拟350-560℃水汽环境,对燃气机组管材受热面ODA膜进行研究,探讨了各条件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DA最佳膜条件:80mg/L ODA,温度480℃,pH值9.5,恒温时间2h;560℃时形成的膜层也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表明不降温加入ODA进行停机保养也是可行的;所膜为含ODA的氧化铁层,ODA中N与Fe发生化学吸附形成保护膜。

关键词: 十八胺(ODA) , 膜特性 , 膜形态 , 耐蚀性

纳米光子综述

余雷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3.020

纳米技术与近场光学这一学科的结合导致了高科技领域一门新的学科纳米光子的出现.近场光学探针和近场光学显微镜作为研究手段,使纳米光子的研究有了可行性,而且使纳米光子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在介绍纳米光子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器件与新技术的基础上,综述报道了纳米光子在近场光化学气相制备、与量子计算的联系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

关键词: 纳米光子 , 近场光学 , 探针 ,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金属原理”

刘国勋 , 宋维锡 , 宋泝生 , 柯俊 , 章守华

金属学报

<正> 随着我国現代化工业的发展,从事金属材料的工作者的队伍迅速扩大,他們迫切需要較深入地掌握金属及其近代发展。近年来,虽然出版了一些較深入的金属理論的譯著,但是适合于从事金属的生产和使用的一般工作者,使他們能正确系統地掌握現代金属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的参考书还是較少的。現代冶金丛书中徐著“金属原理”的出版,可望滿足一部分这种迫切需要。 全书分八章。第一章金属的結构,介紹了固体金属的結构类型,金属原子大小的概念,晶体中的点、

关键词:

乳液涂料膜过程中膜助剂的挥发

殷耀兵 , 李国强 , 管文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8.006

膜助剂的水溶性、相对挥发速度影响其在涂膜干燥过程中的挥发.热失质量和激光粒度分析发现,膜助剂挥发过程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膜助剂一方面挥发,另一方面因浓度提高而向聚合物粒子内部渗透,油溶性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快;在第二阶段,膜助剂的挥发受到膜助剂分子由聚合物内部向外扩散的控制,油溶性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慢.由于膜助剂水溶性的这种差异,导致油溶性膜助剂容易出现缩边现象.这对于膜助剂的选用和减量增效,以及提高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膜助剂 , 水溶性 , 挥发 , 缩边

机械镀锌膜机理探讨

王兆华 , 杨瑞嵩 , 张鹏 , 刘元洪

材料保护

分析了目前对机械镀锌原理认识的合理性,提出了机械镀锌的膜机理是在腐蚀微电池的作用下,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区电沉积,溶液中的金属粉末在阳极区发生溶解,电沉积的金属膜助剂使金属粉末在基材上沉积.冲击作用在于搅拌溶液以减少浓差极化,使凝聚粉团变形利于膜,破碎枝晶,方便堆砌.机械镀的膜是化学电池产生的金属粉末的部分阳极自溶解和镀覆金属阴极电沉积的结果,从而将金属粉末和基体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机械镀锌 , 膜机理 , 腐蚀电池

电子元件与膜技术

李青 , 李刚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0.01.006

膜技术在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电子元件与电镀技术的密切关系可称之为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对电子元件小型、高性能及多功能要求的日趋迫切,膜技术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就半导体元件制作中的引线框架及凸台的形成、印刷线路板制作中的导体层的形成及多功能导体层的处理、线圈、电容器及电阻等无源元件中电阻薄膜及外部电极端子制作等各种电子元件制造有关的膜技术作评述.

关键词: 电子元件 , 膜技术 , 电镀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6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