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学
,
冯燕
,
汪俊
,
王奇
,
吕奇
,
黄佑红
,
李怡文
,
汪新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6.011
以具有不同烷基链的2-溴烷基芴和不同末端基团的取代苯乙烯为原料,利用Heck反应合成了五个新型的芴类衍生物(M1~M5)。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紫外吸收,单、双光子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末端基团的给电子能力越强,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红移程度越大,而且双光子吸收截面也越大;通过改变芴环9位的柔性链长度可以对化合物的溶解性进行调节,但对化合物的光学性能不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
芴类衍生物
,
合成
,
给电子能力
,
单光子荧光
,
双光子荧光
邵禹通
,
程思怡
,
周峰
,
张月航
,
吕奇
,
严海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4.011
基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辛烯长支链的可反应性,采用γ射线辐照等规聚丙烯(iPP)/PO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得到聚丙烯增韧剂抗冲击聚丙烯基接枝共聚物(IPGC).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50kGy时所得IPGC的增韧效果最好,iPP的冲击强度随IPGC含量的增加而提升;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SSA)结果表明IPGC中POE与iPP和LLDPE均发生接枝;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IPGC以“海岛”结构,粒径3~5 μm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辐照产生接枝物在iPP/IPGC共混体系中起到了界面增容作用;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分散相IPGC对iPP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促进了iPP的结晶,降低了晶粒平均尺寸,细化了iPP晶粒,从而提升了iPP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聚丙烯
,
γ射线辐照
,
接枝共聚物
,
增韧剂
,
结构
,
性能
周峰
,
吕奇
,
张月航
,
洪艳
,
严海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2.015
以亚磷酸三苯酯(TPPi)为扩链剂,通过反应加工技术对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r-PETG)进行扩链改性.采用旋转流变仪、红外光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研究了TPPi添加量对r-PETG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TPi质量分数为2.0%时,r-PETG的数均相对分子量(Mn)由2.52×104提高到3.35×104;端羧基含量由100 mol/kg降低到50 mol/kg;零剪切黏度(no)由3435.8 Pa·s增至27944.5 Pa·s;特征松弛时间(r0)由0.94 s延长到30.91 s;拉伸强度从41.2 MPa增加到了62.3 MPa,无缺口冲击强从38.4 kJ/m2大幅度提高至66.8 kJ/m2.改性后r-PETG分子链的结构类型没有变化,仍保持线型链结构.
关键词:
扩链剂
,
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
,
反应加工
,
亚磷酸三苯酯
程长征
,
程香
,
牛忠荣
,
周焕林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一种数值方法分析压电材料切口尖端包括奇异应力场和奇异电位移场在内的双重奇异性.基于切口尖端的位移场按幂级数渐近展开假设,从应力平衡方程和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关于压电材料切口奇性指数的特征方程组,同时将切口的力学和电学边界条件转化为奇性指数和特征函数的组合表达,从而将压电材料双重奇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在相应边界条件下微分方程组的特征值求解问题,采用插值矩阵法,可以一次性地计算出压电材料切口的各阶奇性指数.裂纹作为切口的特例,其尖端的电弹性奇性指数亦可以根据本法求出.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切口
,
裂纹
,
奇性指数
,
渐近展开
周厚兵
,
周小红
,
张玉虎
,
郑勇
,
李广顺
,
M.Oshima
,
Y.Toh
,
M.Koizumi
,
A.Osa
,
Y.Hatsukawa
原子核物理评论
应用E-GOS(E-Gamma Over Spin)曲线方法研究了A≈110质量区奇A核结构随角动量增加的演化,发现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特性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
关键词:
E-GOS曲线
,
相变
,
形状演化
李国强
,
谷智
,
介万奇
功能材料
采用传统垂直布里奇曼法和Cd补偿垂直布里奇曼法,分别生长出两根尺寸为 30mm×130mm的Ccd0.9Zn0.1Te晶锭.测试了晶体的结晶质量、成分分布、位错腐蚀坑密度(EPD)、红外透过率及电阻率.结果表明,Cd补偿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的晶体结晶质量好、成分分布均匀、EPD低、红外透过性能好且电阻率高.这说明Cd补偿垂直布里奇曼法是一种生长高阻值CZT晶体的优良方法.
关键词:
Cd0.9Zn0.1Te
,
Cd补偿垂直布里奇曼法
,
EPD
,
红外透过率
,
电阻率
朱胜江
,
J.H. Hamilton
,
A.V. Ramayya
,
王建国
,
丁怀博
,
顾龙
,
J.K. Hwang
,
K. Li
,
S.H. Liu
,
N.T. Brewer
,
Y.X. Luo
,
J.O. Rasmussen
,
I.Y. Lee
,
徐强
,
杨韵颐
,
肖志刚
,
李红洁
,
马文超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099
对于近年来清华大学与美国合作研究组在原子核结构实验研究中有关奇A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研究人员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识别了质量数A=100丰中子核区的奇A核103Nb,105Mo,107Tc和109Tc中的两声子γ振动带,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在奇A核的结构研究中发现的仅有的4例这样的结构。对于实验方法、研究结果以及这些多声子γ振动带的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在多声子带其他方面的研究及今后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
高自旋态
,
多声子γ振动带
,
奇A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