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一步法裂解制备多孔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于晶 , 高利珍 , 李雪莲 , 吴超 , 高丽丽 , 李长明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6)60026-4

为炭前驱体,在不添加任何活化剂的条件下,炭化活化同时进行,制备了孔径分布主要集中于0.6~1.2 nm和3~5nm之间的基多孔炭材料,并对其电容性能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弥散X射线光谱(EDX)、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氮气吸脱附曲线等方法表征了基炭的形貌、成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性能;通过循环伏安( CV)、交流阻抗( EIS)、恒流充放电( GCD)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材料的比电容和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中本身含有的微量矿物质如钙、钾等在其炭化的过程中同时起到了活化的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600~800℃)制备的多孔炭的性能,发现800℃条件下制得的样品性能最佳,以微孔为主,介孔辅之,孔径为0.6~1.2 nm 的微分孔隙体积达2.608 cm-3/g/nm,3~5 nm 的微分孔隙体积有0.144 cm-3 g/nm,BET比表面积为551.7 m2/g,质量比电容为158.6 F/g,有效面积电容可高达28.8μF/cm2。这表明孔径分布情况对多孔炭的电荷存储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此法也为提高“有效面积电容”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多孔炭 , , 一步炭化活化法 , 有效面积电容

一步法热分解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Pt对电极

李思倩 , 黄杰 , 谢剑 , 张军 , , 王浩

材料研究学报

用旋涂热分解前驱H2PtCl6*6H2O溶液制备Pt/FTO对电极,研究了旋涂退火次数对Pt/FTO对电极的载铂量、透光率和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次旋涂退火的对电极组装的电池具有最佳的能量转换效率(6.78%),高于用传统的磁控溅射对电极组装的电池.基于在最佳光电性能情况下对电极的旋涂次数和载Pt量,进一步优化H2PtCl6·6H2O前驱液的浓度和使用体积.采用一步滴涂退火处理,得到了具有高透光性、低载Pt量和高的组装电池效率的Pt/FTO对电极.用此一步法制备的Pt/FTO对电极,组装成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92%.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 TiO2纳米管阵列 , Pt对电极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热分解 , 光电性能

基于ITO电极下氧化铪基阻变存储器的性能研究

何品 , , 邓腾飞 , 吴加吉 , 张骏驰 , 王浩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3.007

采用磁控溅射和光刻技术制备了1 pm×1 μm的TiN/HfO2/ITO(氧化铟锡)3层结构的器件,通过控制改变正负细丝形成(forming)电压的操作方式来研究其阻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的两种操作模式下,当保持操作端不变时导电细丝的形成与断裂均发生在ITO端操作,且从电流-电压(I-V)循环曲线中均发现了器件具有自限流特性.同时,文中比较了氧化铟锡(ITO)和铂(Pt)两种电极下,存储器单元阻变性能的差别.结合电流-电压循环曲线的拟合机制,推断出自限流特性来源于氧化铟锡(ITO)电极与氧化铪基阻变层之间形成的界面层.进一步设计了基于氧化铟锡(ITO)电极下的氧化硅/氧化铪双层结构阻变层的器件,发现该器件仍具有自限流效应.而且,氧化硅层同样起到了降低操作电流的作用,故使得器件的功耗大幅度降低至16 μW.

关键词: 阻变存储器 , 自限流特性 , 操作电流 , ITO电极

水中电弧法制备碳纳米

姜鹏 , 姚可夫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4.008

采用水介质中石墨电极直流电弧放电法大量制备了高质量碳纳米(又称洋葱状富勒稀),借助Raman光谱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制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几何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水介质中石墨电弧法制备的碳纳米产物主要聚集在水面附近和容器底部,放电电流大小对水面附近和容器底部产物的组成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在放电电流约为40 A时,水面附近产物是直径为5 nm~20 nm的球形、洋葱状碳纳米.其产率约4.3 mg/min.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介质中石墨电弧法能大量制备高质量的碳纳米.

关键词: 碳纳米 , 碳纳米管 , 石墨电弧法

硼异质富勒烯制备过程中巴基管与巴基的异常生长行为

陈万喜 , 李啸风 , 徐铸德 , 齐仲甫 , 李文铸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1999.04.007

电弧法制备掺硼富勒烯过程中发现,与纯富勒烯相比,掺硼富勒烯烟灰的电导率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电镜观察显示掺硼富勒烯烟灰中含有较多的巴基管和巴基,而阴极沉积物中则发现含有珠链状巴基.

关键词: 电弧放电法 , 掺硼富勒烯烟灰 , 巴基管 , 巴基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5种双酰肼农药残留

钱鸣蓉 , 章虎 , 吴俐勤 , 陈志民 , 王祥云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854

建立了同时分析中5种双酰肼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盐析后浓缩,弗罗里硅土柱色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5种化合物.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双酰肼农药主要碎片的裂解方式进行了剖析.实验证明,柱净化后无明显的基质效应,样品中添加0.002~0.2 mg/kg 的5种双酰肼,其回收率为72.6%~95.5% ,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5% ;检出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2 μg/kg.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双酰肼农药 , 残留 ,

吸附式栅代替串联栅气动可行性探索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栅的性能优于串列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栅代替串列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 , 吸附式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前置导对后加载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 , 后加载 , 气动性能

轴流压气机栅非定常顶泄漏流的研究

李成勤 , 张靖煊 , 林峰 ,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轴流式压气机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开研究转子内部流场所遭遇的测量困难,以及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节顶间隙和进气角的需要,本文以压气机平面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间隙,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攻角下的顶泄漏流的动态测量,了解栅环境下叶顶间隙流非定常性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探索利用栅模拟转子环境进行顶间隙流研究的可行性。实验表明,顶泄漏流在某些工况下存在非定常性。该非定常性的频率特征受来流速度影响较大。产生非定常性的条件是需要泄漏流轨迹到达相邻叶片的压力面。产生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泄漏流与叶片载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 平面 , 顶泄漏流 , 非定常性

深凹槽式涡轮顶间隙泄漏直列栅实验研究

崔涛 , 陈绍文 , 周治华 , 王晋声 , 王松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低速风洞实验台,对具有不同深凹槽结构平面栅在不同间隙尺度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五孔气动探针和高灵敏度及高精度的压力扫描阀测量了栅出口截面的气动参数,对比分析了总压损失的展向分布,并在栅端壁和叶片表面进行墨迹显示.结果表明,深凹槽式顶结构应用于本文研究的栅上是可行的.深凹槽尾缘开口有利于降低顶间隙泄漏损失,凹槽前缘开口对前缘附近局部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对整个流动通道涡生成影响不如泄漏流作用强,并且尾缘开口与前缘开口开度的匹配对顶间隙泄漏损失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深凹槽 , 间隙间隙流动 , 涡轮 , 实验研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