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经方
,
贾正望
,
董刚
,
范宝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拍摄了等当量比的甲烷/空气预混气环境下,火焰与激波相互作用的时序照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使用基于带化学反应的N-S方程和热力学数据,利用改进的VLS格式,对等当量比条件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中激波与火焰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光学知识,进行了计算光学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激波
,
火焰
,
实验
,
数值计算
耿继辉
,
叶经方
,
王健
,
李鸿志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介绍了用于激波诱导液滴变形和破碎现象研究的实验系统及方法,详细分析了激波与液滴相互作用以及液滴加速、变形和破碎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激波诱导的液滴内流场性质及气液相间相互作用对液滴变形和破碎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
关键词:
液滴
,
变形
,
破碎
,
激波
王正明
,
王嘉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动静叶栅分别进行优化改型,并对改型前后叶栅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分析.动静叶栅的优化改型基于正反问题相结合的流函数方法,性能分析一方面基于单排叶栅定常粘性流动的数值计算,另一方面基于动静叶栅相互干扰非定常粘性流动的数值计算.算例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改型后的动静叶栅的气动性能,无论在定常流动条件下还是在非定常流动条件下,相比改型前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关键词:
动静叶栅
,
优化
,
性能分析
,
定常
,
非定常
潘红良
,
汤建华
,
黄五星
,
钱天顺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06.018
对生产顺丁橡胶的膨胀干燥机中螺旋叶上司太立硬质合金堆焊层脱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了3个月的堆焊层脱落的主要原因是螺套选材不当,因ZG1Cr18Ni12Mo2Ti钢的含碳量较高,在使用工况条件下会产生晶间腐蚀.为防止螺旋叶上堆焊层的脱落,将螺旋叶的材料改用ZG0Cr17Ni4Cu4Nb,并在螺旋叶端部堆焊司太立合金,经生产应用1a以上,仍完好无损,显著提高了螺套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耐蚀合金
,
堆焊层
,
失效分析
宋彦萍
,
陈焕龙
,
陈浮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数值模拟了低速条件下大转角压气机叶栅中采用带切向孔叶片对叶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不开孔的叶栅相比,采用带切向孔叶片的压气机叶栅通流能力提高1.3%左右,叶栅总损失降低17%左右.气动性能的改善一方面来源于切向孔附近叶片负荷的降低,横向二次流动减弱;另一方面,穿过切向孔在吸力面表面形成的射流增加了吸力面角区内低能流体的能量,提高了其抗分离能力.针对本文算例,从提高做功能力和减小损失的角度看,切向孔应布置在80%轴向弦长以前为好.
关键词:
压气机
,
吸力面射流
,
气动性能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叶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叶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叶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叶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叶栅的性能优于串列叶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叶栅代替串列叶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叶栅
,
吸附式叶栅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吴文权
,
韩云霞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离散涡方法数值仿真了不同来流攻角下,固定与动边界叶栅绕流.在设计工况时流动接近定常流动.而变工况时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定常特征.特别是当攻角较大时,流场中存在着激烈分离,流动具有不稳定性.分离流动与旋涡的分布息息相关.当来流角从20°到60°逐渐增大时,前驻点从背面经前缘点向腹面移动.固定叶栅与振动叶栅时的绕流有明显的不同.振动叶栅绕流,流体决不是简单地随叶栅作同样的振动.
关键词:
变工况
,
动边界
,
旋涡
,
离散涡方法
刘井红
,
吴晓青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7.01.014
用径向法测量了经编双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率,研究了织物结构、纤维体积分数和注入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经编双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率呈各向异性,随着纤维体积分数增大,织物渗透率减小,各向异性的程度增加.在低的纤维体积分数下,低的注入压力影响渗透率的精确测量,注入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纤维渗透率保持恒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
各向异性
,
渗透率
,
经编双轴向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