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亚
,
叶成立
,
刘俊
人工晶体学报
在Bi-2223相的生成过程中,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Bi-2223/Ag带材而言,氧能够透过银包套在超导芯与外部环境气氛之间进行交换,因而,超导芯处的氧与气氛中氧含量相近.而对于Bi-2223/Ag/Ni带材而言,外层的包套材料为镍,氧不能扩散通过镍包套.为了使氧能够在超导芯与环境气氛之间进行交换,将带材一侧的镍去除,为氧的扩散提供一个通道.这使得氧在Bi-2223/Ag带材与Bi-2223/Ag/Ni带材中扩散条件和扩散过程是完全不同的,超导芯的氧含量的变化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必然会对Bi-2223相的生成过程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芯Bi-2223/Ag/Ni带材中,高的氧分压不利于Bi-2223相的生成.
关键词:
Bi-2223/Ag/Ni带材
,
热处理
,
氧分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大会于1985年3月21~23日在杭州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98名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科技工作人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付理事长石声泰和省科协学会部付部长俞(金双)(金双)到会致词。徐崇嗣付教授代表筹备组作了“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筹备工作报告”。会上邀请了石声泰、叶康民、曹楚南和宋诗哲等四位专家在大会作学术报告,省内科技人员共有43篇论文参加了分组学术交流。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十七名理事,并且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推选产生了理事会人员: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大会既1979年学术报告会于1979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在杭州举行。 中央二十四个部、委、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二百六十八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当中有我国腐蚀科技界著名的科学家、教授和工程师,有在发展我国腐蚀科学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腐蚀问题作出成绩的中、青年科学研究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表面防护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报告会于三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武汉举行。全国17个系统所属63个单位共8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叶康民教授主持开幕式,沈增祚同志致开幕词。学部委员查全性教授出席开幕式,省、市科协领导同志曾江、李星,学会付理事长石声泰研究员,材保所夏泽元付所长等讲了话。四个兄弟委员会发来了贺电、贺信。
关键词:
材料保护
日前,广州市电镀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广州二轻研究所成立,该中心由广州市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给予经费支持,同时中心所在地萝岗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也将给予配套资金资助。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提高广东省专业从事各种电镀新技术、新产品、环保表面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水平。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电镀行业
,
广州市
,
科技管理部门
,
研究开发
,
表面技术
,
研究所
,
市政府
厉江帆
,
姜宗福
,
黄春佳
,
贺慧勇
,
孔凡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3.05.005
本文认为文献[1]~[7]对球面波照明下的夫朗和费衍射的若干近似处理方法不是十分妥当的.并从标量衍射理论的瑞利-索末菲公式出发,导出了描述通过照明波会聚或发散中心并与衍射屏平行的观察面所接受到的衍射花样的夫朗和费衍射公式,且详细讨论了其成立条件.指出当衍射距离满足远场条件时,公式在源点或场点或两者均非傍轴的情况下亦成立;当衍射距离z0较近时,公式仅在源点(可处于非傍轴位置)附近的小区域成立,但距离越远,成立的范围越大.在场点、源点均傍轴的特殊情况下,此公式可退化为文献[1][6][7]的结果.
关键词:
球面波照明
,
夫朗和费衍射
,
衍射测量
中国材料进展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并同期举行了“中国超硬材料发展论坛暨第5届中国金刚石相关材料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达到160多人,成为“2011北京材料周”系列活动——中国材料研讨会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分会。黄伯云院士等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发言。分会共计交流论文27篇,展出墙报17篇。
关键词:
超硬材料
,
专业委员会
,
制品
,
材料研究学会
,
学术研讨会
,
材料发展
,
中国
,
金刚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应力腐蚀与氢脆委员会成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应力腐蚀与氢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1982年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5月13日至18日在安徽歙县举行。58个单位的12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共宣读了研究论文和报告80篇。为充分交流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会议还分别对不锈钢、低合金高强度钢、抗硫化氢用钢的应力腐蚀和氢脆问题,以及应力腐蚀的研究和测试方法组织了分组学术
关键词:
郑忠
,
周晓龙
,
周允红
,
于杰
,
周兆波
,
曹函星
,
胡日茗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通过对原位反应合成Ag/CuO复合材料中生成立方氧化铜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对CuO和Ag/CuO分别进行热重-差热分析实验以及反应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Ag/CuO复合材料中,生成立方氧化铜有三种方式:(1)Cu与O2直接反应合成立方CuO可能性小,或者不发生;(2)以Cu与O2反应合成单斜的CuO后,在后期烧结时发生相转变生成立方CuO为立方CuO的主要形成方式.实验也说明了1048 K(即775℃)左右的温度即是单斜CuO与立方CuO转变的温度;(3)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还发现,Ag的存在对形成立方CuO的相变以及形成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
,
Ag/CuO
,
立方CuO
,
热重-差热分析
,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