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7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达表面形状对环量控制涡轮型性能影响

宋彦萍 , 陈焕龙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研究了具有圆形和椭圆形柯达表面的环量控制型在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场和性能。结果表明:小的射流速度和大的柯达表面型线曲率是导致射流分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射流绕流大曲率柯达表面能够获得较大气流角和膨胀比,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栅气动性能与柯达表面形状和射流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燃机涡轮 , 环量控制 , 达表面形状 , 射流速度

攀西钛精矿制备人造金红石研究

, 程晓哲 , 缪辉俊 , 张溅波 , 吴轩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1.002

利用攀西地区储量丰富的高钙镁低品位钛铁矿制备符合沸腾氯化需要的高品质富钛料是推动钛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攀西钛铁矿矿物组成和结构等物相特性分析,提出了氧化还原改性-盐酸浸出制备人造金红石的方法.先在实验室进行工艺条件优化试验,确定了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 kt/a规模人造金红石的扩大试验.扩大试验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成功获得了满足沸腾氯化需要的优质人造金红石产品,其TiO2≥90%,CaO+MgO≤1.0%.酸浸产生的废盐酸,采用喷雾焙烧技术得到了回收利用,实现了盐酸闭路循环,确保全流程无“三废”排放.最后,形成了“攀西钛铁矿流态化氧化—还原—常压浸出—废酸回收”制造人造金红石的成套工艺及操作制度.

关键词: 人造金红石 , 钛铁矿 , 氧化还原改性—盐酸浸出

攀枝花钛精矿中CaO赋存状态及对人造金红石品质的影响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3.003

采用XRD、扫描电镜对攀枝花钛精矿、攀枝花钛精矿制备人造金红石进行深度剖析,得出CaO在攀枝花钛精矿中主要与SiO2、MgO、FeO、TiO2等物质固溶于钛铁矿伴生相硅酸盐中.在生产人造金红石工艺中通过高温强氧化还原改性,盐酸浸出等方法均不能有效打破其结构,导致CaO在人造金红石产品中富集,影响产品质量.提出通过深度解粒,调整钛精矿选别工艺参数,可有效降低钛精矿中CaO含量,生产出高品质的人造金红石.也可通过高梯度磁选处理富钛料去除CaO杂质元素,生产满足国际大型沸腾氯化炉需要的人造金红石产品.

关键词: 攀枝花钛精矿 , 人造金红石 , 沸腾氯化 , 富钛料

攀枝花钛渣盐酸浸出制备高品质富钛料

吴轩 , 张溅波 , 缪辉俊 , , 张兴勇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01

为解决攀枝花钛精矿粒度过细的问题,采用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氧化还原焙烧改性-盐酸浸出工艺制备高品质富钛料,为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提供优质原料.试验主要以常规钛渣为研究对象,借鉴钛精矿氧化还原焙烧参数对钛渣进行改性处理,通过考察浸出压力、添加剂和浸出方式对钛渣主体杂质相黑钛石M3O5固溶体的浸除效果来研究改性钛渣适宜的浸出工艺.结果表明,常压浸出对M3O5溶出效果差;添加剂可溶氯化盐、乙醇和金属铁粉不能有效提高M3O5浸除能力;二段浸出对钛渣浸出效果影响较小;加压浸出和搅拌浸出均有利于提高钛渣酸浸除杂(M3O5)效果,但都不能制备出合格的富钛料.这主要是由于钛渣改性残留较多的难溶黑钛石M3O5固溶体,结构较为致密,反应活性差所致.由于低品位钛渣改性处理后可能含较少的M3O5相,采用此种改性钛渣进行盐酸加压一段搅拌浸出(浸出条件为:145℃浸出7h,浸出液固比为2∶1,盐酸浓度为20%),能获得wTiO2>93%,w∑(caO+MgO)<1.5%的高品质富钛料,满足国内沸腾氯化原料要求.

关键词: 钛渣 , 盐酸浸出 , 富钛料 , 添加剂

攀枝花钛渣和钛精矿在氧化还原改性-酸浸工艺中对比研究

张溅波 , 缪辉俊 , 程晓哲 ,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4.014

制备高品质沸腾氯化富钛料是钛白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攀枝花钛渣和钛精矿在氧化还原改性-盐酸法制备富钛料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钛铁矿和钛渣均保持致密结构,且都含有少量酸溶性差的硅酸盐相,但是两者的主要物相分别为酸溶性好的M2O3型固溶体(主要为FeTiO3)和酸溶性差的黑钛石M3O5型固溶体(包括Ti3O5,Mg2TiO5和FeTi2O5等).钛精矿经过改性后会变为多孔的FeTiO3,浸出反应活性非常高,常压浸出即可得到合格的沸腾氯化富钛料.而钛渣在现有的氧化还原-常压盐酸浸出工艺中的反应活性要比钛铁矿差很多,改性后钛渣仍有一定含量的难溶M3O5固溶体,且矿相致密结构未被完全破坏,常压浸出处理不能有效除杂,需要加压浸出才能得到高品位富钛料.另外,钛渣硅酸盐杂质相在整个改性和盐酸浸出过程中的变化不大.

关键词: 钛渣 , 钛铁矿 , 富钛料 , 氧化还原改性 , 盐酸酸浸

结合剂对刚玉-MgO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段晓 , , 吴永涛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5.015

以致密电熔刚玉、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选用铝酸钙水泥、硅微粉和ρ-Al2O3微粉为主要结合剂,采用电熔刚玉为骨料,固定骨料基质=7030(质量比),基质组成中固定电熔镁砂细粉、α-氧化铝微粉加入量均为6%不变,改变致密电熔刚玉细粉、铝酸钙水泥、硅微粉和ρ-Al2O3微粉的加入量,配制成3种结合系统的刚玉-MgO浇注料.铝酸钙水泥-硅微粉结合系统中硅微粉加入量固定为1%,铝酸钙水泥加入范围为0~15%;硅微粉结合系统中硅微粉的加入范围为0.3%~2.5%;ρ-Al2O3微粉-硅微粉结合系统中硅微粉加入量固定为0.3%,ρ-Al2O3微粉的加入范围为1%~10%.检测1000 ℃ 3 h、1350 ℃ 3 h、1600 ℃ 3 h处理后试样的冷态耐压强度、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加热永久线变化率等物理指标和抗渣侵蚀和渗透性能,研究3种结合系统对刚玉-MgO浇注料的物理性能和抗渣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基质中结合剂的加入量可以获得综合物理性能优良的无水泥刚玉-MgO浇注料;硅微粉和ρ-Al2O3微粉-硅微粉结合刚玉-MgO浇注料的抗渣性能优于铝酸钙水泥-硅微粉结合刚玉-MgO浇注料.

关键词: 刚玉-MgO浇注料 , 铝酸钙水泥 , 硅微粉 , ρ-Al2O3 , 抗渣性

炼焦公司热回收焦炉选址优化

徐杨 , 王禄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6.016

本文结合萨炼焦公司多年的热回收焦炉建设实践经验,对焦炉选址中应注意和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炼钢厂在建立长期可靠的焦炭供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焦炉 , 热回收 , 选址 , 标准

环量控制翼型中柯达效应的数值模拟

宋彦萍 , 杨晓光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针对网格疏密程度和湍流模型对利用柯达效应的环量控制翼型二维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验结果为参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的疏密和湍流模型的选取对流场细节的捕捉和性能参数的预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圆、椭圆和对数螺线形式柯达表面的环量控制翼型性能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射流层附壁与高曲率表面特征参数的关联.

关键词: 环量控制翼型 , 达效应 , 湍流模型 , 达表面形状

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贾丽华 , 曾晓丹 , 郭祥峰 , 王清滨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9.004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溶液中诺沙星(E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作用. 研究表明,二者的结合常数为4.16×105 L/mol,以其摩尔比为1∶1结合,给体(BSA)与受体(EFLX)间的距离r=4.40 nm. EFLX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关键词: 诺沙星 , 牛血清白蛋白 , 荧光猝灭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鸡肉中的诺沙星残留

汪雪雁 , 檀华蓉 , 祁克宗 , 邵黎 , 李慧 , 薛秀恒 , 谢英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1107

诺沙星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制备了诺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材料,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方式,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鸡肉中诺沙星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萃取和检测鸡肉中的诺沙星.在优化条件下,诺沙星的检出限为92.02 μg/kg,定量限为336.04 μg/kg;不同诺沙星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7.84%~86.52%,相对标准偏差为2.18%~3.76%.该方法适用于鸡肉中诺沙星残留的测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 固相萃取 , 高效毛细管电泳 , 诺沙星 , 鸡肉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