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海
,
唐秀能
,
张现晨
,
陈世凯
,
闫丽云
,
郭强
,
卢啸风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木屑和煤混烧的方法来降低流化床燃烧煤中污染物的排放.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中木屑和两种不同煤混烧时均可以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降低SO2和NOx排放的效果越明显;SO2排放随流化风速增加而增加、NOx排放增加幅度较小;随着燃烧负荷的增加,NOx排放增加.由于受炉膛高度限制以及无二次风,CO排放随木屑掺烧比例、流化风速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
木屑
,
煤
,
混烧
甘露
,
卢啸风
,
王泉海
,
宋杨凡
,
杨宇
,
胡清
,
谢国威
,
葛展铭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900 mm×200 mm×800 mm的冷模试验台上,试验研究了带气体入口直段的大锥角锥形床内示踪颗粒的横向扩散过程,系统考察了床料粒径dp、过余速度u-umff、静止床层高度h和气体入口直段宽度δ对床内示踪颗粒横向扩散系数Ds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锥角锥形床中,横向混合试验持续时间间隔对示踪颗粒横向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示踪颗粒的横向扩散系数Dsr随着床料粒径dp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过余速度u-umff、静止床层高度h和气体入口段宽度δ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大锥角锥形床
,
气体入口直段
,
示踪颗粒
,
横向扩散系数
陈世凯
,
王泉海
,
张现晨
,
闫丽云
,
郭强
,
苗闪闪
,
卢啸风
材料导报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基组计算汞-溴体系中的分子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反应焓变,并与NIST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采用B3PW91/Stevens组合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最为符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汞与溴化氢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反应过程中各驻点(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计算了活化能并校正了零点能.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指前因子A及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得到的相关参数为深入研究煤燃烧过程中汞的排放控制及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烟气
,
汞
,
量子化学
,
基组
,
反应机理
汪洋海
,
李晓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啸音是超音速喷流噪声的三大成分之一,其特点是向上游传播的离散纯音,被认为是飞机部件声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啸音仍是喷流噪声研究中理解最少、预测能力最低的成分,研究表明这主要是因为啸音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如啸音的强度就受到喷流马赫数、喷流温度、喷嘴唇口厚度以及形状等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超音速喷流情况下喷嘴唇口厚度对啸音幅值、模态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嘴厚度的增加,啸音的幅值增加达到了10db以上.啸音的频率则随着唇口厚度的增加有所减小.
关键词:
喷流噪声
,
啸音
卢家骐
,
牟书香
,
李权舟
玻璃钢/复合材料
风电叶片作为风电机组捕获风能的唯一构件,其安全可靠运行是风力发电机组获得较高风能利用系数和较大经济效益的基础.由于叶片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周期运行,叶片前缘容易出现腐蚀现象.而叶尖前缘部位比较薄且叶尖运转的线速度最大,该部位的腐蚀是整个叶片中最为严重的.叶片前缘腐蚀对机组的发电量有很大影响,随着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发展,叶片前缘腐蚀成为风电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风电叶片前缘腐蚀对机组性能的影响、造成叶片前缘腐蚀的主要因素、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的技术进展,提出了未来叶片前缘防护的关注重点.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前缘腐蚀
,
前缘防护
,
雨蚀
,
防护涂层
,
年发电量
刘秉义
,
冯长中
,
陈玉宝
,
高玉春
,
陈超
,
张冰
,
靳磊
,
闫宝东
,
刘智深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0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能够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风场测量,中国海洋大学成功研制了可以测量风廓线和三维大气风场的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并已交付中国气象局使用.为了检验该激光雷达的测量性能,2011年春季开展了车载激光雷达与探空气球风廓线同步观测实验,获取了55组比对数据.介绍了此次同步观测实验,给出了激光雷达和探空气球风廓线数据的比对个例,并对所有比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步比对结果显示,激光雷达与探空气球风廓线数据的风速均方根偏差为2.76 m/s.通过分析比对偏差,证明了激光雷达风廓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遥感
,
风廓线
,
多普勒激光雷达
,
测风激光雷达
,
同步比对
张明明
,
余畏
,
谭斌
,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UpWind/NREL 5 MW为参考风力机,外部风况为IEC标准的极端风剪切(EWS),在自主开发的基于柔性尾缘襟翼(DTEF)的“智能叶片”整机气动伺服弹性仿真平台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DTEF智能叶片系统在EWS情况下叶根所受极限载荷的变化情况,并同时分析了其对塔架,传动机构及变桨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基于柔性尾缘襟翼的智能叶片系统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叶根所受极限载荷,同时对塔架,传动机构及变桨机构等受到的极限载荷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最后,详细分析了该控制系统背后的流动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尾缘襟翼的主动作用有效地减弱了由于极端风剪切引起的叶片与流动之间较强的流固耦合作用.
关键词:
智能叶片
,
尾缘襟翼
,
极限载荷
,
流动机理
王兆才
,
周志安
,
胡兵
,
孙英
,
叶恒棣
,
王敏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418
在全面掌握烧结烟气特性的基础上,建立烟气循环系统风氧平衡模型,分析烧结废气中O2体积分数、富氧气体中O2体积分数及漏风率等因素对烧结废气循环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宜的内外循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机前段风箱废气中O2体积分数较低,为10%~13%,在18号风箱之后O2体积分数逐步上升.烧结废气温度升高,气体密度变小,流速增大,但各风箱支管内废气标况流量波动幅度不大.烧结循环废气和富氧气体中O2体积分数越高、烧结机漏风率越低,则烟气循环率越高.以环冷机热风为富氧气体,烟气内外循环率可达30%;以工业纯氧为富氧气体,烟气内循环率达40.70%;烟气外循环率达59.93%.内循环工艺在风箱支管取风,操作灵活,需外配大功率变频抽风机,工程改动量多,固定投资高,更适于新建项目;外循环工艺在主抽风机后烟道取风,无法避免烟气一次循环后的再生效应对烧结生产的影响,只需外配小功率引风机即可,更适用于改造项目.
关键词:
烧结
,
烟气循环
,
风氧平衡
,
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