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桥
,
蔡九菊
,
包向军
,
王连勇
,
田红
,
张琦
,
傅巍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2.015
城市生活垃圾(MSW)的固定床热解实验表明,水分引起气体热含量降低,导致MSW的热解靠自身产气的热量难以进行.提出预干燥和掺煤热解两条有效解决途径,并指出MSW掺15%的煤混合热解,可以达到与干燥MSW热解气体相近的热解产气效果.
关键词:
MSW
,
固定床
,
热解
,
水分
,
干燥
,
掺煤
包向军
,
蔡九菊
,
刘汉桥
,
雷勇
钢铁
现有的垃圾焚烧、热解技术,存在投资大,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分析垃圾构成和垃圾热解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焦炉工艺处理垃圾,实现垃圾与煤共焦化.针对城市垃圾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
城市垃圾
,
热解
,
焦炉
包向军
,
蔡九菊
,
刘汉桥
,
张琦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3.02.016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对比研究木块和木屑的堆积特性,并对比研究在28.8kW条件下的传热和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说明,木屑和木块具有不同堆积特性和热解特性.反应结束时的特征温度分别为844℃和866℃;热解时间分别为75 mm和62 min;焦油产量最大,分别为51.4%和48.8%,木炭产量最少,质量分数分别为21.0%和25.4%;累积产气量分别为277L和253L,最大瞬时产气速率分别为27 L/min和10 L/min.
关键词:
固定床
,
木块
,
木屑
,
堆积特性
,
热解特性
,
传热特性
包向军
,
蔡九菊
,
刘汉桥
,
张琦
,
傅巍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固定床热解反应器为背景,研究掺煤量和加热速率对垃圾混煤物料热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加热速率可以有效缩短热解时间,增加掺煤量可以改变反应床结构,提高料层传热速率,缩短热解时间;在19.6 kW供热条件下,掺煤100 g和掺煤200 g热解时间分别为110 min和99 min;气体产率分别为25.6%和28.1%,气体热值分别为18255 kJ/m3和19830 kJ/m3.
关键词:
垃圾混煤
,
掺煤量
,
加热速率
,
热解特性
王健全
,
田欣利
,
张保国
,
唐修检
,
王鹏晓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金属三维周向包封待磨削陶瓷工件,推导了周向包封技术预加压应力、阻止裂纹系统向材料纵深与边缘扩展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三维周向包封磨削加工应力与应变叠加模型,认为周向包封对工件的压应力超过磨削产生的拉应力时,磨削工件表层形成残余压应力.开展了三种陶瓷材料的三维周向包封磨削实验,发现周向包封磨削工件未出现表面损伤和边缘缺陷,改变磨削用量和砂轮参数,测量工件断裂强度以及平行磨削方向与垂直磨削方向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周向包封技术使Si3N4陶瓷磨削强度提高13.2~48.9 MPa,大切深加工提升幅度可达262.7 MPa;两个测量方向上周向包封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说明提出的应力叠加模型是正确的.
关键词:
工程陶瓷
,
三维周向包封
,
预应力加工
,
应力叠加理论
,
断裂强度
闫盟
,
尹祁伟
,
王鹏飞
,
梁波
,
王美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102,103,104 Pa碘蒸气压力和350℃温度条件下对N36锆合金包壳管进行I-SCC(碘致应力腐蚀)环向拉伸试验.对拉断后的环形试样进行宏观观察.碘环境下的试样表现出脆性断口,不同于无碘环境下的杯-杯形韧性断口形貌.分析试验载荷-位移曲线及力学参数,评价试样的I-SCC敏感性.碘环境下力学性能均较无碘环境下降,且下降程度随着碘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对I-SCC评价参数的筛选,采用以拉伸载荷-位移曲线下面积表示的韧性作为I-SCC敏感性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包壳管韧性随着碘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锆合金
,
环向拉伸
,
碘致应力腐蚀开裂(I-SCC)
,
碘蒸气
,
评价参数
杨万国
,
董秀彩
,
李少香
,
张波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4.008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陶瓷材料等材料用量对军绿色隔热降温涂料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多种着色颜料及其复配体系反射率的研究,优选出反射率较好的几种颜料,用它们调制出的军绿色降温涂料作为深色降温涂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并且其他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良好.
关键词:
隔热
,
降温
,
军绿色
,
反射率
,
发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