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岑
,
沈一丁
,
费贵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做交联固化剂,用半连续乳液合成法制备自交联反应型丙烯酸酯胶粘剂乳液,并将其应用于聚氯乙烯(PVC)与织物的粘结.通过热失重分析法对改性前后胶膜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丙烯酸(AA)含量对胶粘剂乳液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AA的加入,使乳液粒径减小,分布均匀,乳液稳定性较好,呈现假塑性流体性质.随着AA含量的增加,乳液黏度增大,胶膜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耐水性先提高后降低.当AA含量为2%时,乳液平均粒径为97.3 nm,胶膜吸水率从8.34%降至4.2%,力学性能优异,PVC与织物的粘接物的剥离强度从12.3 N/25mm提高到28.0 N/25mm.
关键词:
丙烯酸
,
丙烯酸酯
,
胶粘剂
,
自交联
,
聚氯乙烯
韩伟刚
,
郦秀萍
,
施一新
,
王卫东
,
张春霞
钢铁
采用排队论理论对炼铁-炼钢区段“一包到底”模式铁水包的周转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铁水包周转过程中各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沙钢宏发钢铁厂5 800 m3高炉-转炉区段的铁水包周转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钢铁企业加强铁水包周转管理及钢铁厂铁-钢界面的设计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排队论
,
一包到底
,
界面技术
,
铁水包数量
安航航
,
韩传基
,
韩丽娜
,
陶金明
,
司马锦
,
孙彦辉
连铸
针对多流中间包冶金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水模型试验,就影响其流场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中间包内部控流装置进行优化。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钢厂8流一体式T型中间包内合理的控流装置是带导流孔的V型挡渣墙+双坝的组合。
关键词:
方坯
,
8流一体式中间包
,
控流装置
王晓英
,
俞占扬
,
颜慧成
,
仇圣桃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172
以单流中间包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曲线)组合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中间包各流流量对流动特性的影响,提出一个适合多流中间包的RTD曲线分析模型.该模型使中间包各流所对应的短路流、活塞流、混合区及死区的体积分数之和为100%,有效避免了传统组合模型所导致的各流股对应区域的体积分数之和偏大(超过100%)的情况,使之符合客观物理现实.模型选用短路流、活塞流、混合区及死区体积分数的标准差,进行各流流动一致性判断.以此为理论依据,采用水模拟实验,结合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确定八流一体式中间包控流装置的最佳组合为:低孔挡墙+低挡坝+盆式湍流抑制器.
关键词:
多流中间包
,
RDT曲线
,
控流装置
,
流动特性
,
分析模型
郭明波
,
徐宏
,
古宏晨
功能材料
利用乙酸乙酯作为均匀沉淀剂在钛酸钾晶须表面成功包覆了SiO2无机层.利用SEM、FTIR、XRD、EDX等手段对钛酸钾晶须表面包覆层进行了表征和定量分析,并利用Zeta电位仪测试了包覆前后钛酸钾晶须的表面电荷情况.结果表明钛酸钾晶须表面形成了无机SiO2层,并与晶须表面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包覆后晶须表面性质接近于SiO2,有助于钛酸钾晶须进一步表面偶联处理.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
乙酸乙酯
,
钛酸钾晶须
,
包覆
,
SiO2
雷惠
,
雷森田
,
庄斌星
钢铁
为了实现钢水低过热度恒温连铸,提高铸坯质量,提出一种新的水平连铸机中间包加热方案,采用3相电弧加热和底吹氩设计,将钢水精炼和连铸两道工艺结合为一体.该方案操作和维护简单、运行可靠、生产费用低,生产实践证明其性能优于等离子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
关键词:
水平连铸
,
中间包加热
,
三相电弧加热
雷惠
,
雷森田
,
庄斌星
钢铁
为了实现钢水低过热度恒温连铸,提高铸坯质量,提出一种新的水平连铸机中间包加热方案,采用3相电弧加热和底吹氩设计,将钢水精炼和连铸两道工艺结合为一体。该方案操作和维护简单、运行可靠、生产费用低,生产实践证明其性能优于等离子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
关键词:
水平连铸;中间包加热;三相电弧加热
梁淑惠
,
车云霞
,
郑吉民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5.005
以六氰合钴酸钾,五水硫酸铜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采用不同溶剂、不同配比实验对比,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夹心配位包结物 [Cu(en)2]2{K[Co(CN)6]}2[en=乙二胺]晶体,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单晶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表明,该配位包结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406(3)nm,b=1.6906(5)nm,c=1.1803(4)nm,β=98.931(5)°,V=0.16570(9)nm3,Z=2,dc=1.755g/cm3,μ=2.549mm-1,F(000)=884, R1=0.0323,wR2=0.0807.这种新的三维的夹心配位包结物由[Co(CN)6]3-与外界的K+离子通过氰根(-CN-)配位形成三维网络格子,在每个网格中镶嵌着二乙胺合铜(II)配合物.
关键词:
包结物
,
晶体结构
,
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