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38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宗昌等《贝氏体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复杂微生物浸出液生物矾法净化除的研究

美荣 , 周桂英 , 温建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3.024

针对低品位矿石生物浸出液中铁含量高而有价金属含量低的特点,研究低温、低pH条件下微生物矾除方法,考察了温度、pH值、菌液接种量、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微生物氧化及矾形成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微生物矾除规律进行多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亚铁含量为9.46 g·L-1的料液,在pH范围为1.4 ~2.0,温度范围为30 ~40℃时,36 h细菌将亚铁氧化完全,细菌氧化亚铁的效果较好;在生物矾除过程中,当pH为2,温度为45℃,菌液接种量为15%,反应时间为10 d时,除率达到99.97%,除后料液含0.015 g·L-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生物矾法除的主次因素顺序分别为反应时间、接种量、总浓度,最优水平组合为:总浓度50 g·L-1,接种量20%,反应时间10 d,在此最优组合条件下,沉淀除率高达99.95%,实现了低温、低pH条件下微生物矾除,为微生物浸出液的低成本、高效净化除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微生物浸出液 , 低pH值 , 生物矾法 ,

纳米增强基合金相机制研究进展

戴雷 , 永长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102

综述了核能系统用纳米增强基合金相机制,阐述了机械球磨过程中形成的超细晶在后续热压烧结过程中发生的长大和粗化行为,介绍了纳米增强相的存在形式与形成过程,分析了奥氏体转变时动力学问题,对比了界面推进的指前因子和激活能等重要参数,提出了MgAl2O4原位增强基合金的方法,并展望了该材料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其相机制和工程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相机制 , 纳米相 , 增强相 , 奥氏体化 , 动力学

PbLa( ZrSnTi)O3弛豫反电单晶的畴结构与畴机制

杨子 , 李强 , 李媛媛 , 张绍锋

人工晶体学报

使用助熔剂法生长了PbLa(ZrSnTi)O3弛豫反电单晶,使用偏光显微镜对单晶中的畴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001)面上,PbLa(ZrSnTi)O3单晶中存在[110]走向和[1(1)0]走向的畴,以及[100]走向和[010]走向的亚畴.对PbLa( ZrSnTi)O3单晶的畴机制进行了分析,引入微区应力畴机制解释了单晶中[110]走向和[1(1)0]走向的畴结构,而对[100]走向和[010]走向的亚畴结构则要同时考虑极性微区中自发极化的影响.

关键词: PbLa(ZrSnTi)O3单晶 , 畴结构 , 畴机制

Pb(Zrx Ti1-x)O3分梯度电薄膜的结构及性能

李建康 , 姚熹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6.009

采用Sol-Gel方法,通过快速热处理,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出Pb(Zr,Ti)O3分梯度薄膜.用俄歇微探针能谱仪(AES)对制备的上梯度薄膜进行了成分深度分析,证实其成分梯度的存在.XRD分析表明,制备的梯度薄膜为四方结构和三方结构的复合结构,但其晶面存在一定的结构畸变.介电温谱测试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梯度薄膜出现一个电-电相变点和两个居里点,同时出现一定的频率弥散现象.不同偏压下电滞回线的测试表明,梯度薄膜表现出良好的铁电性质.热释电性能测试表明,梯度薄膜的热释电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并且其热释电系数比每个单元的热释电系数大.

关键词: 成分梯度薄膜 , 锆钛酸铅 , 介电温谱 , 热释电系数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新疆克里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多因复成矿作用

张辰光 , 赖健清 , 曹勇华 , 印明 , 杨金明 , 韩永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克里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中亚壳体塔里木地洼区,历经多期大地构造成矿阶段,是西昆仑地区库斯拉普成矿带上重要的铜铅锌矿床.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矿区流体包裹体以及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矿石硫样品δ34(ScDT)值分布较宽(+8.2×10-3~-7.6×10-3),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03~284℃,盐度介于0.18%~24.47%(NaCl),表明流体来源不是单一的,存在至少两种流体的混合.对各类型矿石铅同位素示踪研究表明:研究区矿石铅主要为壳幔混合的俯冲铅,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围岩和下伏基底.研究认为,克里克矿床表现出多大地构造成矿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矿作用等特点,为较典型的同生沉积-后期热液改造型多因复成矿床.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 硫铅同位素 , 多因复成矿床 , 克里克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关于贝氏体素体形核的评述——兼复徐祖耀《评宗昌等“贝氏体……”一文》

宗昌 , 计云萍 , 任慧平 , 袁长军 , 段宝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贝氏体铁索体在晶界形核的新观察验证了形核的一般规律.依据试验观察,理论计算得贝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为:a*=16.7 nm;b*=25 nm,△G*=270 J·mol-1,此值合理.奥氏体中贫碳区的存在是普遍事实,试验也测得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形成了贫碳区;不能将Spinodal分解与奥氏体中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混为一谈.涨落是相变的契机,在孕育期内奥氏体中必由于涨落而形成贫碳区.阐述了非协同热激活跃迁形核机制.大量TTT图分析和实测均表明贝氏体铁索体形核-长大不可能以扩散方式进行.

关键词: 贝氏体素体 , 晶界形核 , 扩散 , 切变 , 热激活跃迁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3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