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液态金属大系统急冷过程中微结构转变机制的模拟研究

郑采星 , 刘让苏 , 董科军 , 彭平 , 刘海 , 徐仲榆 , 谢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首次对于由50 000个Al原子组成的液态金属系统在由急冷形成非晶态结构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微观结构组态的变化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探讨各种有关键型、原子团结构组态的转变机制,得到一幅十分清晰的关于金属原子成团及其演变的图景。同时也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微观机理给出了相应的讨论,这对于深入理解非晶态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微观过程,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液态金属微结构转变机制计算机模拟

液态金属Al快凝过程中纳米级大团簇结构的形成特性模拟研究

董科军 , 刘让苏 , 李基永 , 郑采星 , 彭平 , 刘海 , 卢小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含有400 000个Al原子的液态金属大系统在快凝过程中纳米级团簇结构的形成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来描述各种类型的团簇结构组态.结果显示:二十面体原子团(12 0 120)及其组合在微观结构转变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纳米级大团簇(150个原子)是由一些中等原子团结合而成,等原子团由小原子团组成;这种结构与由其它方法获得的纳米级大团簇的结构完全不同,后者是以某一个原子为中心按八面体结构堆积起来的多壳层晶体结构.这些结果正好可以用来解释用不同方法所形成的Al的团簇结构组态之间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 液态金属 , 快凝过程 , 纳米团簇结构 , 计算机模拟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医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冯娇 , 刘海 , 李永生 , 苏伟 , 孙业熙 , 阮建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413.001

为防止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AP)粉末的团聚,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了nano HAP/聚酰胺6(PA6)复合粉末,并对粉末进行热压成型制得nano HAP/PA6复合材料.然后,通过FTIR、XRD和SEM对nano HAP/PA6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ano HAP/PA6复合材料结晶体大小均匀,且PA6只存在α型结晶;由于nano HAP与PA6界面上形成新的氢键和COO—C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低于350℃时,nano HAP/PA6复合材料不会发生裂解,力学性能与人骨匹配,50wt% nano HAP/PA6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46.87 MPa、98.44 MPa和5.44GPa.MG-63骨瘤细胞在nano HAP/PA6复合材料表面粘附和生长状况良好,说明nano HAP/PA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所得结论表明nano HAP/PA6复合材料在骨修复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纳米羟基磷灰石 , 聚酰胺6 , 溶剂沉淀法 , 性能

电镀条件对不锈钢基Ni-HAP复合生物材料中HAP含量的影响

白晓军 , 刘海 , 陈宗璋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1999.09.003

研究了电镀液中羟基磷灰石(HAP)粒子表面的荷电状况,讨论了电镀工艺条件对生物活性物HAP在镀层中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得性能优良的不锈钢基Ni-HAP复合生物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电镀工艺条件 , Ni-HAP复合生物材料 , 表面荷电状况

膨胀石墨-活性炭负载CeO2/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苯酚的性能

苗峙 , 陈志刚 , 刘成宝 , 陈丰 , 付猛 , 陈红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沉淀工艺制了CT(CeO2/TiO2)催化剂粉,以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EGC)为基体,将CT粉以碳膜包覆的形式引入EGC表面,制得了EGC负载CT催化剂粉的CT/EG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苯酚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铈钛物质的量比为0.002的CT催化剂粉处理苯酚的效果最好CT/EGC处理苯酚溶液时,CT粉的光催化能力与EGC的吸附作用存在协同效应,提高了营会材料对酚的灰卜殚静粟.

关键词: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 , 光催化 , TiO2 , 苯酚

Mg-6Al-(Sr, Ca)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蠕变性能

白晶 , 孙扬善 , 薛烽 , 薛山 , 强婧 , 陶卫健 , 刘海

金属学报

陶卫健, 刘海峰//金属学报.—2006;42(12).12671273 系统研究了Mg-6Al-2Sr和Mg-6Al-(1-2)Sr-1Ca合金在水冷模铸造和压铸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及蠕变性能. Mg-6Al-2Sr合金的铸态组织由-Mg和沿枝晶界分布呈片状的-Mg+Al4Sr共晶相组成. 在Mg-6Al-2Sr基础上加入少量的Ca, 合金中的Al4Sr被Mg2Ca取代, 且出现了Mg-Al-Sr三元中间相, 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显著提高. 对蠕变后试样进行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Mg-6Al合金中添加Sr和Ca后形成的中间相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Mg-6Al-2Sr合金蠕变后的试样中出现了-Mg17Al12相的非连续析出; 而采用Sr和Ca复合合金化的试样显微组织在蠕变后无明显变化, 也未析出相, 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 与水冷模铸造试样相比, 压铸试样具有更细的显微组织和更高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 但抗蠕变性能略低.

关键词: Mg-Al-(Sr , strontium , calcium , die cast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