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6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钛合金中钒元素看谱分析方法研究

,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6.04.013

使用光栅看谱镜和棱镜看谱镜研究了钛合金中V元素看谱分析用可见光谱线特征,计算机模拟了V和Ti元素的可见光谱图,摄制了彩色图谱.研究了钛合金中V元素的V437.92 nm、V459.41 nm和 V485.15 nm等分析谱线组的特征,给出了分析用谱图和半定量分析用强度标志.研究了钛合金中V元素的看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牌号鉴别应用研究.结果可用于钛合金和其他合金中V元素的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满足生产现场材料牌号鉴别的需要.

关键词: 钛合金 , , 看谱分析

铌元素可见光谱及其应用研究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5.018

对铌元素可见光谱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了铌元素的可见光谱特征.使用光栅看谱镜和棱镜看谱镜对合金中铌元素可见光谱进行看谱分析研究,摄制了彩色图谱.讨论合金中铌元素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能满足材料牌号鉴别的需要.

关键词: , 看谱 , 可见光谱 , 模拟 , 定性 , 半定量

铝合金铜元素数字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 杨军红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9.04.007

利用可见光谱数字化分析系统将铝合金中Cu元素Cu 510.55 nm分析谱线组谱图转变为数字化的电子谱图,使用计算机自动分析代替人眼视觉判断,解决谱图的量化分析和记录难题.对3种不同Cu元素含量的铝合金标准样品进行数字化分析测定,探索选用Cu 510.55 nm谱线和Fe 510.75 nm谱线分别作为分析谱线和比较谱线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数据显示分析谱线和比较谱线的强度比值与Cu元素含量呈正比关系.研究数字化系统指导视场定位和谱线辨别的途径,降低可见光谱分析的技术难度并提高快速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保持快速分析特点的同时可以达到定量分析目的,有效解决铝合金中Cu元素的快速定量分析及材料牌号鉴别问题.

关键词: 数字化 , , 铝合金 , 可见光谱

内蒙古乌拉特尧尔忽洞金矿床的勘查与开发

高永军 , 行天伟 , 杨志刚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404

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尧尔忽洞金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露天开采黄金堆浸矿山.论述了尧尔忽洞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找矿标志,并重点阐述了地质找矿成果及开发规划,形成了科学论证、探矿会战、整体开发、科技领先、绿色和谐的矿业开发模式,对中国“十二五”期间利用找矿新机制实现找矿大突破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政治路线和冶铁技术——汉武帝彻推行盐铁官营政策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金属学报

<正> 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两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无论从冶铁业的规模、冶铸技术的进步还是铁器的广泛使用,都明显地进入到一个的阶段。这对于以后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冶铁技术在西汉时期迅速发展,首先是由于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加之公元前二○九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揭

关键词:

关于贝氏体铁素体形核的评述——兼复徐祖耀《评宗昌等“贝氏体……”一文》

宗昌 , 计云萍 , 任慧平 , 袁长军 , 段宝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贝氏体铁索体在晶界形核的观察验证了形核的一般规律.依据试验观察,理论计算得贝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为:a*=16.7 nm;b*=25 nm,△G*=270 J·mol-1,此值合理.奥氏体中贫碳区的存在是普遍事实,试验也测得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形成了贫碳区;不能将Spinodal分解与奥氏体中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混为一谈.涨落是相变的契机,在孕育期内奥氏体中必由于涨落而形成贫碳区.阐述了非协同热激活跃迁形核机制.大量TTT图分析和实测均表明贝氏体铁索体形核-长大不可能以扩散方式进行.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 晶界形核 , 扩散 , 切变 , 热激活跃迁

磁性材料的应用

薛福连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1.01.011

介绍了磁性材料的性能、效应和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关键词: 磁性材料应用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6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