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学良
,
忻勇
,
刘洪群
,
张维
,
边春华
腐蚀与防护
对核电站反应堆换料水池和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PTR系统)换料水箱地脚螺栓腐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偶腐蚀、缝隙腐蚀是造成螺栓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地脚螺栓现场特点,研发了一套注蜡设备,并对地脚螺栓采用注蜡防腐蚀,获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核电站
,
地脚螺栓
,
腐蚀
,
注蜡防腐蚀
苗学良
,
刘洪群
,
张良
,
张维
腐蚀与防护
日常检查时发现某核电厂鼓型旋转滤网有两根斜拉筋在螺纹处发生断裂,对失效拉筋断口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材料成分、力学性能、金相、拉筋受力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筋受到海水腐蚀,在鼓网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拉压载荷作用下,拉筋发生了腐蚀疲劳断裂.
关键词:
鼓型滤网
,
拉筋
,
腐蚀疲劳
胡明磊
,
徐科
,
刘洪群
,
张维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9.032
目的 提高核电厂海水循环水泵(以下简称“循泵”)叶轮的耐磨性能.方法 采用表面工程技术,在叶轮表面涂刷熔融环氧粉末涂层、WC涂层和耐磨陶瓷涂层,以提高叶轮的耐磨性.通过对比材料本身的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评价两种新材料在海水中的耐磨性能,并通过实践验证对三种涂层的耐磨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该双相不锈钢叶轮的损坏为典型的磨损腐蚀,同时伴随着微弱的电化学腐蚀.经过实践验证,厚度为0.8~1 mm的熔融环氧粉末涂层由于与金属基材间的结合力较差,使用一周期后存在大面积的脱落现象,起不到保护叶轮的作用.厚度为0.5 mm的WC涂层在运行后检查发现涂层存在一定程度的减薄,部分区域仍存在微弱的冲蚀现象,而且其价格较昂贵,使用效果与经济性不成比例.耐磨陶瓷涂层整体达到了牺牲涂层从而保护母材的目的.结论 实践表明仅靠选材无法彻底根除磨损腐蚀,结合表面工程技术,综合使用效果和经济性,最终确定耐磨陶瓷涂层为循泵叶轮表面防护的最佳涂层.
关键词:
循环水泵
,
耐磨性能
,
双相不锈钢
,
磨损腐蚀
,
表面工程技术
,
涂层
张迎新
,
刘洪群
,
何积铨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9.11.018
冷却塔是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长期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其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和空气中的CO2发生碳化,这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失效的重要原因.文章根据4家涂料公司提供的涂刷方案,针对冷却塔不同区域涂刷防腐涂料,采用人工加速碳化实验对混凝土涂层加速老化,用对比法评价不同区域不同涂层体系耐碳化性能的优劣.
关键词:
排烟冷却塔
,
钢筋混凝土
,
混凝土涂层
,
防腐涂层
,
碳化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张承武
,
刘志刚
,
梁世强
,
管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直径为0.5 aim,高度分别为1.0 mm、0.75 mm、0.5 mm和0.25 mm的圆柱组成的柱群板,其宽度与长宽分别为3.5 mm和40 mm,测量通道进出口压差及流量,研究微柱群内部分别在叉排和顺排时液体流动的阻力特性.研究表明,微柱群内流动阻力系数f,随Re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Re数大于500时,f基本不变;微柱高度和直径之间存在一个有利于流动的最佳比例,该值介于1到1.5之间;顺排微柱群的f明显小于叉排微柱群,其,值为叉排微柱群的0.5倍.
关键词:
微柱群
,
圆柱绕流
,
阻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