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邢华宝 , , 戚日欣 , 王丽娟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z2.079

对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的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个高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 炉渣 , 二氧化钛 , 不确定度

EDTA溶液络合滴定法测定炉渣中氧化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邢华宝 , 王丽娟 ,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z2.069

对EDTA溶液络合滴定法测定炉渣中氧化钙含量的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个高炉渣中氧化钙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 炉渣 , 氧化钙 , 不确定度

EDTA滴定法测定炉渣中氧化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邢华宝 , , 王丽娟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z2.082

对EDTA溶液络合滴定法测定炉渣中氧化镁含量的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个高炉渣中氧化镁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 炉渣 , 氧化镁 , 不确定度

高级胶橡胶的性能

张哲 , 廖双泉 , 郭明万 , 廖小雪 , 王丽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将胶通过中空纤维柱浓缩后,分别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脱蛋白处理,以得到非橡胶组分少的高级胶橡胶,并研究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浓缩胶经过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胶橡胶的氮含量和挥发物含量显著降低;胶橡胶的硫化速率变慢,改善了胶橡胶易焦烧的性能;胶橡胶的力学性能提高,热稳定性降低.

关键词: 橡胶 , 脱蛋白 , 性能

大豆乳的预处理

国庆 , 罗敏 , 龙国萍 , 朱翠萍 , 卿德林 , 王占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5.010

针对"膜法回收大豆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工艺中的预处理部分进行研究.发现絮凝离心处理分别可以去除乳中65%左右的脂肪和90%左右的悬浮固体.袋式过滤和精密微孔管等精密过滤手段对乳的预处理效果不佳,但是袋式过滤可以作为微滤之前的保安过滤方式.为了进一步去除乳中的杂质和同时灭菌,微滤过程是必须的.包括絮凝离心和微滤在内的预处理过程可以在蛋白质损失率只有10%左右的情况下将悬浮固体全部去除,脂肪去除率高达90%以上.中试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大豆乳 , 预处理 , 微滤

防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杨红静 , 杨树章 , 马廷丽 , 高立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20

介绍了国内外防蜡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结蜡机理及结蜡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已被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四种防蜡技术(机械蜡、表面能防蜡、化学防蜡和微生物防蜡)的防蜡机理、特点、适用性及现场应用效果,以便能为各油田在生产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防蜡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出改进现有技术和开发高效、稳定、多功能的防蜡剂是防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结蜡机理 , 结蜡影响因素 , 防蜡技术 , 机械 , 表面能防蜡 , 化学防蜡 , 微生物防蜡

电泳-色谱扫描法检测尿中蛋白

曹晓峰 , 刁海鹏 , 卫建琮 , 张生万 , 冯彦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22

建立了电泳-色谱扫描法检测尿中蛋白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尿蛋白后,用作者合成的染色剂染色,用CS-930薄层扫描仪定量测定尿中蛋白含量,其被测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3~3.6 g/L时与相应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4.方法的精密度为4.20%,回收率为96.7%~104.3%.利用该方法对肾脏病人尿液中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快捷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色谱扫描 , 电泳 , 蛋白 , 尿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