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熔盐法合成烧绿石结构La2 Zr2 O7粉体

黄仲 , 李赛赛 , 谭操 , 刘江 , 鲁礼林 , 张少伟 , 张海军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6012

以氧化锆和氧化镧为反应原料,以氯化钾-氯化锂为熔盐介质,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烧绿石结构锆酸镧(La2 Zr2 O 7)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熔盐含量对该粉体纯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La2 Zr2 O7粉体除了由原料直接反应合成外,还有部分是由 La2 O3与熔盐先生成中间产物LaOCl,该中间产物再与 ZrO2反应而生成;La2 Zr2 O7相的生成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熔盐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当熔盐与反应原料的质量比为3∶1时,在1200℃下反应3 h后可以合成纯La2 Zr2 O7相的粉体,其形貌与原料ZrO2粉体的基本相似,呈无规则颗粒状,晶粒大小为80~200 nm.

关键词: 烧绿石结构 , La2 Zr2 O 7 , 熔盐法 , 反应温度 , 显微结构

微波熔盐法合成CaZrO3粉体

黄仲 , 张少伟 , 张海军 , 李发亮 , 段红娟 , 刘江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以氧化锆、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钠及氯化锂为原料,采用微波熔盐法合成了纯相的锆酸钙(CaZrO3)粉体,并研究了不同熔盐体系对CaZrO3粉体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CaZrO3的合成.当ZrO2∶ CaCl2∶ Na2CO3∶ LiCl=1.0∶1.0∶ 1.2∶1.9时,较低的温度下将导致副产物CaZr4O9相的生成,提高反应温度可促使CaZr4O9相转化为CaZrO3相,900℃/3 h的条件下可合成纯相的CaZrO3粉体.显微形貌研究表明:采用微波加热合成CaZrO3的机理为“模板合成”机理,粉体的颗粒大小约为2~5 μm.

关键词: CaZrO3 , 熔盐法 , 微波加热

熔盐镁热还原法合成ZrB2超细粉体

谭操 , 段红娟 , 王军凯 , 张海军 , 刘江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8.022

为了降低ZrB2粉体的合成温度,并在此基础上合成粒径细小、纯度高的ZrB2粉体,以ZrO2及B4C为原料,以Mg粉为还原剂,以NaCl-KCl为熔盐介质,研究熔盐镁热还原法低温合成ZrB2超细粉体的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B/Zr物质的量比及Mg粉用量对合成ZrB2超细粉体的影响,并对粉体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ZrB2的起始温度为1 173 K, 最佳合成温度为1 473 K.合成纯相的ZrB2粉体最佳工艺条件为:B/Zr物质的量比为2.2,Mg过量50%(质量分数),1 473 K反应3 h.所合成ZrB2粉体的晶粒尺寸为30~300 nm.

关键词: ZrB2 , 超细粉体 , 熔盐 , 镁热还原

四平融银业选矿厂碎矿、磨浮系统技术改造实践

刘长仕

黄金 doi:10.11792/hj20141215

针对吉林四平融银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存在碎矿产品粒度大、筛分效率低、磨矿细度粗、能耗大等选矿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及技术改造。通过对碎矿系统、磨浮系统的改造,提高了设备效率,降低了选矿能耗及药剂成本,银、金选矿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4%和1.8%。

关键词: 银矿 , 多碎少磨 , 节能降耗 , 流程改造 , 回收率

四平融银业选矿厂工艺流程改造与生产实践

刘长仕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715

针对吉林四平融银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存在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不理想等问题,进行了顺序返回流程、浮选-中矿再磨流程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工艺流程改造,由原分步混合浮选流程改为顺序返回流程,并对药剂制度进行了调整,使银、金回收率和精矿品位都得到提高,银、金回收率分别提高1.1%、0.9%。

关键词: 银矿 , , , 回收率 , 流程改造

四平融银业选矿厂磨矿分级流程工艺改造及生产实践

刘福刚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315

针对四平融银业选矿厂磨矿分级流程存在球磨机处理量低、分级系统冗杂、分级效率低以及矿浆流量、渣浆泵与旋流器匹配不稳定等问题及选矿厂扩能增产的需要,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对磨矿分级工艺及设备的改造优化,解决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了原矿处理量及浮选的浓度、细度,节约了能源,同时银、金的金属回收率分别提高0.5%和1%,年创产值1500万,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 磨矿分级工艺 , 技术改造 , 生产实践

等离子平板显示器(PDP)红色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雷 , 黄鉴 , 李山鹰 , 罗安琪 , 汪龙 , 董鹏 , 张铁成 , 蒋阳

材料导报

由于市场份额萎缩,日本先锋、日立、东芝、富士通、板硝子和中国台湾台塑光电、中华映管、达人科技等知名厂商纷纷宣布退出PDP产业,而中国大陆对PDP项目的投资却不断加大,继南京华显高科和四川虹欧等离子平板显示器项目开工之后,2009年7月安徽鑫等离子项目在安徽合肥启动,致使全球PDP制造基地和技术中心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但PDP在未来的平板显示市场竞争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形成一支独秀的局面,备受关注.PDP主要是利用稀有气体电离放出波长为100~200nm真空紫外光用以激发三基色荧光粉进而实现彩色显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光效率低、亮度低以及作为超大屏幕显示器(例如103英寸(261.62cm))能耗高.PDP的发光效率不仅与气体放电方式和驱动电路有关,而且与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直接相关.以红色真空紫外荧光材料为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PDP新型荧光材料和真空紫外激发发光机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未来PDP的研发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关键词: 等离子 , 平板显示器 , 真空紫外 , 荧光粉 , 发光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