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Y2SiO5∶Ce3+,Tb3+发光性能及Ce,Tb间的能量传递研究

, 朱珠 , 二强 , 汪英杰 , 任岗 , 霍涌前 , 高楼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Y2SiO5∶Ce3+,Tb3+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度坐标图对其相的组成、光谱学和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Y2SiO5∶Tb3+激发光谱中存在较强的基质激发峰,在发射光谱中,发现Tb3+的5 D4→7FJ(J=6,5,4,3)跃迁,最大发射中心位于545nm(5D4→7F5跃迁).在Y2 SiO5∶Ce3+,Tb3+双掺体系中,Tb3+的发光强度随Ce3+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存在Ce3+ →Tb3+能量传递,尤其是Tb3+的5D4→7F5跃迁发射显著增强,有望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色荧光材料.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 , 发光性能 , 能量传递

Eu3+、Gd3+共掺杂Sr2SiO4荧光粉的液相沉淀合成及能量转移发光性能

霍涌前 , 汪英杰 , 任筱筱 , 张瑾 , , 陈小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钆单掺杂、铕单掺杂、钆-铕共掺杂的硅酸锶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表征.利用荧光光谱(PL)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发光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50nm紫外光为激发波长时,Eu3+单掺杂Sr2SiO4∶0.04Eu3+的发光光谱出现Eu3+的5D0→7F1(584nm)、5D0→7 F2(614nm)、5D0→7F3(626nm)跃迁发光峰,钆-铕共掺杂Sr2SiO4∶xGd3+,0.04Eu3+发光体系中,主要表现为Eu3+离子的特征发射.探讨了在硅酸锶发光体中Gd3+→Eu3+能量传递的机理,主要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当改变Eu3+离子的掺杂浓度时,样品表现为Eu3+离子的特征发射,此时材料发橙色光.保持Gd3+、Eu3+离子掺杂浓度不变,K+作为电荷补偿剂,对材料发光强度影响很小.

关键词: 发光性能 , Sr2SiO4 , 能量转移

微乳液法合成Y2SiO5∶Eu3+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霍涌前 , 贺亚婷 , 赵乐乐 , , 陈小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Y2 SiO5∶Eu3+系列荧光粉.利用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荧光光谱、色坐标等研究了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光电子能谱数据验证了合成样品的离子掺杂量.荧光光谱测试表明,Y2SiO5∶Eu3监测光谱呈现200nm~ 300nm的宽带吸收峰和Eu3+的系列吸收峰.在253nm紫外光激发下,Y2SiO5∶Eu3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个多峰谱,主峰分别为5D0→7F1(591nm)、5D0→7F2 (616nm)的发光峰.当Eu3+掺杂物质的量大于24%时,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通过色坐标图可知,当Eu3+掺杂量为24%时,荧光粉的色坐标(0.503,0.366)与标准的红光色坐标接近,表明Y2SiO5∶Eu3+是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下的红色荧光粉.

关键词: Y2SiO5∶Eu3+ , 发光材料 , 红光 , 微乳液法

1561铝合金双面双弧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闫德俊 , 韩端锋 , 王毅 , 罗玖强 , , 梁志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双面双弧错位TIG填丝立向焊工艺对1561高镁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中无气孔和裂纹缺陷;1561铝合金双面双弧错位立向焊缝横截面存在着“人”字形粗晶区,粗晶区两侧和下方有细晶区,同时,在部分熔化区出现了范围较窄的粗晶区;正反面焊道的显微硬度均低于母材的,但热影响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软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的90%以上,力学性能良好;接头粗晶区的存在与双面双弧错位TIG焊的温度场和熔池流场有关.

关键词: 焊接接头 , 双面双弧错位立焊 , 组织非均匀性 , 维氏硬度

科学评价,务实求真——熊英等作者的论文编后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