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燕
,
陈文宝
,
李三喜
,
崔淏晳
,
张丹
硅酸盐通报
分析比较了三种工艺对制备纳米Ba0.5Sr0.5TiO3(BST55)粉体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工艺.并利用TG-DSC、IR、XRD、SEM分析了BST55干凝胶的热分解过程、化学组成、物相变化以及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TM-12)能改善BST55粒子的粒度及聚集形态;先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BST55/PMMA复合材料干凝胶,然后在700 ℃煅烧可形成粒径介于80~100 nm之间的BST55粒子.
关键词:
聚合物前驱体法
,
纳米BST粉体
,
制备
刘洁
,
刘旭燕
,
刘芳
,
王飞
,
潘登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磁控溅射法和脱合金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铜钛合金.以原子比为40:60的Cu-Ti合金靶材为原料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厚度为720 nm的铜钛合金薄膜(Cu35Ti65),并将此薄膜置于0.13 mol/L的氢氟酸溶液中用脱合金方法腐蚀得到了纳米多孔铜钛合金薄膜,将制备好的铜钛合金薄膜作为三电极测试系统中的负极材料,以对其电容性能进行测试.本文测试和计算了这种纳米多孔铜钛薄膜电极在1 mol/L Na2SO4电解液中的比电容.结果表明,电极在这种中性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良好,比容量为8.96 mFocm-2,比现有的纳米多孔铜电极有很大的提高.对NPCu/Ti电极的循环充放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能,比现有的纳米多孔铜电极有明显的改善.这种改善与电极材料的多孔结构有关.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纳米多孔铜钛
,
磁控溅射
,
脱合金
,
电化学容量
,
超级电容器
周魁元
,
李强
,
刘旭燕
,
潘登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Ⅰ).019
利用脱合金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铂镍钼(NP-PtNiMo)合金纳米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测试的方法对 NP-PtNiMo 合金纳米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成分、物相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位极化评价了 NP-PtNiMo 合金纳米催化剂在室温下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NP-PtNiMo 合金纳米催化剂比商业 Pt/C 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性能,更好的电催化稳定性以及更好的抗CO 中毒的能力。
关键词:
脱合金
,
纳米多孔
,
铂镍钼
,
电催化氧化
王子玉
,
刘旭燕
,
潘登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2.026
利用高频感应熔炼和熔融快淬方法制备出Cu-Al-Ni快淬条带.在稀盐酸高温水浴条件下对所得条带进行脱合金,成功制备出纳米多孔铜.采用XRD和SEM对脱合金前后条带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快淬合金条带物相由四方 Al2 Cu 和立方 Al4 Cu9相组成.条带经脱合金后获得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而且所得纳米多孔铜孔径会随N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电化学测试表明,掺杂Ni的Cu-Al合金条带所制备出的纳米多孔铜在碱性条件下,电氧化甲醇的电流密度较未掺杂 Ni 制备出的纳米多孔铜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Ni掺杂量为5%(原子分数)时纳米多孔铜电氧化甲醇的电流密度可提升3.5倍.
关键词:
微掺杂
,
脱合金
,
纳米多孔铜
,
循环伏安法
,
电化学性能
肖万峰
,
李光明
,
黄瀚霄
,
马东
,
张智林
,
曲扎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005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主要矿体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海相复理石建造中,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近矿围岩蚀变较弱,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以及黏土矿物为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岩性及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硫化物标志、化探异常及古采矿遗迹标志等,并认为区域上存在找到商旭式金矿床的可能。
关键词:
商旭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控矿因素
,
矿床成因
,
找矿标志
,
藏北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