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36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Ce对4145H钢热轧过程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郭瑞华 , , 王林敏 , 付月英 ,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3种不同稀土Ce含量(0、0.012%和0.020%,mass fraction,%)的4145H钢进行单道次和双道次压缩实验,研究稀土对4145H钢再结晶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单道次压缩,变形温度1050℃,变形速率为0.1s-1时3种实验钢发生动态再结晶型软化.双道次压缩实验,得出稀土含量为0、0.012%和0.020%的4145H钢奥氏体再结晶区分别在1050、1050和980℃以上;部分再结晶区分别在980℃到1050℃、900℃到1050℃及900 ℃到980℃之间;未再结晶区分别在980、900及900℃以下;加入稀土,提高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增加间隙时间、变形量及减小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均提高了4145H钢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同时建立了3种实验钢的静态再结晶模型.

关键词: 4145H钢 , 稀土Ce , 再结晶 , 静态再结晶模型

Ce对4145H钻铤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郭瑞华 , , 王林敏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5013

以Ce含量分别为0、1.20×10-4和2.0×10-4的3种4145H钻铤钢为实验材料,锻造后进行不同工艺热处理、测量硬度,研究Ce对4145H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热处理工艺对3种实验钢进行热处理后测量室温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加入Ce后,退火组织、淬火组织及高温回火组织均得到了细化,且Ce含量越高细化作用越明显,但4145H钢的退火硬度、淬火硬度及高温回火硬度均降低,当Ce含量为1.20×10-4时,退火硬度和淬火硬度最低.室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e含量的增加,4145H钻铤钢的室温冲击性能不断提高,Ce含量为2.0×10-4时冲击性能最好,和不加Ce的实验钢相比其冲击功由85.38 J提高到98.06 J,提高了14.9%.

关键词: 4145H钻铤钢 , Ce , 再结晶 , 热处理 , 冲击韧性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ZrTiNiCuBe块体非晶合金剪切带内温与断裂温

潘念侨 , 杜忠华 , 朱正旺 , 雷晓云 , 徐立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室温环境下(25℃)对某ZrTiNiCuBe块体非晶合金材料进行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静态与动态压缩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试样断口、侧面等进行表征,对比静、动态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貌的差异。结果表明:静态压缩时为剪切断裂,微观形貌上出现脉状花样与剪切带;剪切带诱发裂纹的形成,裂纹随着剪切带扩展。动态压缩时为脆性解理断裂,断面粗糙且发现大量熔滴;断口处出现解理台阶,塑性阶段出现明显的锯齿流变现象。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利用变形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推测剪切变形区域内温的变化规律,温的变化规律揭示锯齿流变与试样的断裂机制。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锯齿流变 , 绝热温 , 弹性应变能

热线理论计算线材精轧机组的温

赵德文 , 白雪峰 , 王晓文 , 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基于热线理论提出计算高速线材轧制温的新方法.由于线材精轧轧制速度快,散热条件差,可认为轧制过程是绝热的,线材轧制外功几乎全部转换为热.线材温的热量全部来自于变形区内的速度不连续线所做的剪切功率,称此速度不连续线为热量分布线(热线).道次温升为变形区内全部热线温的总和,在假定道次变形中椭圆长轴或短轴不变条件下推导出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温计算公式.对φ6.5 mm线材精轧进行了实际温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的理论温略低于实际测量温,线材精轧入口温度越低,出口累计温越大.

关键词: 热线 , 速度不连续线 , 剪切功率 , , 高速线材轧制

热线理论计算线材精轧机组的温

赵德文 , 白雪峰 , 王晓文 , 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基于热线理论提出计算高速线材轧制温的新方法。由于线材精轧轧制速度快,散热条件差,可认为轧制过程是绝热的,线材轧制外功几乎全部转换为热。线材温的热量全部来自于变形区内的速度不连续线所做的剪切功率,称此速度不连续线为热量分布线(热线)。道次温升为变形区内全部热线温的总和,在假定道次变形中椭圆长轴或短轴不变条件下推导出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温计算公式。对6.5 mm线材精轧进行了实际温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的理论温略低于实际测量温,线材精轧入口温度越低,出口累计温越大。

关键词: 热线;速度不连续线;剪切功率;温;高速线材轧制

强化管管外膜蒸发换热特性实验

杨国忠 , 王如竹 , 夏再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膜蒸发是利用微细槽道对液体的毛细抽吸作用,在强化管外表面覆盖一层薄液膜,进而以薄膜蒸发的形式实现强化换热.本文针对强化管在水中的浸入深度,蒸发压力,加热壁面过热度等因素对膜蒸发换热性能的影响展开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管外液位的降低膜蒸发换热系数明显提高,此外,蒸发压力和加热壁面过热度因素对膜蒸发换热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 强化管 , 膜蒸发 , 实验研究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特性分析

李新静 , 张佳瑢 , 魏引利 , 炎金 , 丁绍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热量是影响电池安全性能的主导因素之一.为了研究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热问题,本文根据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倍率放电时的温数据模拟计算了镍钴锰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电池及不同型号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等效比热容,结果表明电池的制作材料和电池结构两个方面对电池等效比热容和电池温数据都有影响,三元材料电池的温升速率比磷酸铁锂电池要快,体积较大极片较长的电池散热系统较差,温较快.此结论为电池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数据支撑,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深刻而有意义的影响.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 等效比热容 , 材料选择 , 电池结构 , 电池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3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