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80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及其聚酰亚胺合成

段宏伟 , 周浩然 , 徐双平 , 赵德明 , , 林飞 , 范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改善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以对氨基酚和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硅二胺活性单体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简写APMSI),采用不同配比的APMSI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混和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共缩聚制得含硅聚酰亚胺.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和13C)、熔点测定仪对对乙酰氨基酚、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APMS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其总产率达到67%.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热分析仪(DTA)、热重分析仪(TG)和溶解实验分别对纯聚酰亚胺和含硅聚酰亚胺的结构、热性能和溶解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硅聚酰亚胺较纯聚酰亚胺耐热性低,但随含硅二胺单体增多而升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含硅二胺单体增多而大幅下降;其溶解性相对于纯聚酰亚胺有大幅提高.

关键词: 对氨基酚 , 二氯二甲基硅烷 , 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 , 合成 , 含硅聚酰亚胺

氧化铝掺杂聚酰亚胺薄膜的热老化研究

叶建栋 , , 孔伟 , 陈春森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9.06.010

通过热重分析(TG)方法研究了Al2O3掺杂聚酰亚胺(PI)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Al2O3质量分数为8%的PI的热稳定性要优于Al2O3质量分数为4%的PI.利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求得Al2O3质量分数为4%和8%的掺杂PI在氮气及空气氛围下的热分解活化能(E)分别为91.18 kJ/mol、86.83kJ/mol、105.53 kJ/mol和100.88 kJ/mol.同时计算出相应的碰撞系数(A)值,以及反应级数(n)值,最后估算出其长期使用的上限温度,依次为193.08℃、191.00℃、217.11℃和212.83℃.结果表明,Coats-Redfern方法是预测杂化PI材料长期使用上限温度的可靠方法之一.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氧化铝 , 热老化寿命 , 反应动力学

硅氟唑对映体在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HPLC上的拆分

董丰收 , 曹巧 , , 郑永权 , 李重九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0.026

硅氟唑对映异构体在三[(s)-α-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直链淀粉酯涂敷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上成功地获得了拆分. 通过考察流动相中醇类改性剂种类和浓度对其对映体分离的影响,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结果显示,流动相中异丙醇和乙醇分别含体积分数为2%时,硅氟唑达到最佳分离,分离度为1.39和3.75,乙醇比异丙醇有更好的拆分效率. 同时考察了分离温度对样品手性拆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分离度呈降低趋势.

关键词: 硅氟唑 , 三[(s)-α-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直链淀粉酯 , 手性固定相 , HPLC , 手性拆分

某难选金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 宋翔宇 , 翟晓辰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013

某难选金矿矿石中伴生有铜、铁等有价元素,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活化剂 AS -2活化浮选铜、浮选尾矿细磨预处理—氰化浸金工艺,可获得铜品位14.32%、回收率58.64%的铜精矿,金总回收率达到83.12%;氰化尾矿采用磁选回收磁铁矿并浮选脱硫,可得到铁品位62%以上的磁铁矿精粉和硫品位28%以上的硫铁矿精粉。该工艺流程有效地回收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元素。

关键词: 难选金矿 , , , 综合回收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8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