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茶叶中砷含量特征及不同摄入方式对茶叶中砷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管培彬 , 杨阳 , 孙洪欣 , 王鹏飞 , 李亚静 , 冯宇佳 , 张明明 ,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5.2014112301

本研究选取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茶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砷含量特征,并采用人工胃肠模拟系统,研究茶叶以不同摄入方式(茶水、原茶、粉末)进入人体对砷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7个不同产地不同种类茶叶样品中砷含量为ND—1.16±0.03 mg·kg-1,23.5%的样品未检测出砷浓度,11.8%的样品砷含量超过绿色食品?代用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0.5 mg·kg-1),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硫磺熏制干燥会造成茶叶砷污染;选择含砷量较高的茶叶样品研究不同摄入方式对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胃肠阶段茶水中砷生物可给性显著大于原茶和粉末的摄入方式,其中在胃阶段粉末样品砷生物可给性显著大于原茶样品砷生物可给性,而在肠阶段原茶和粉末样品砷生物可给性差异不大.茶以3种不同摄入方式进入人体,在胃肠液中溶出浓度为0.02—2.80μg·L-1,小于WHO和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中砷的限量标准10μg·L-1,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关键词: 茶叶 , , 生物可给性 , 摄入方式

蓝色二色性染料在TN液晶显示模式中的应用

樊晓琴 , , 尹环 , 于涛 , 张胜茂 , 梁志安 , 梁晓 , 唐洪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6.014

研究了液晶显示中的二色性染料及其应用. 在TN模式中, 用蓝色染料来吸收黑态时背景光中泄漏的红黄光,特别在斜视角方向;而在亮态时,染料跟随液晶分子转动而不吸收,使得红黄光的对比度提高.3个液晶样品加了蓝色染料后,对比度分别由47.87,60.32,42.04提高到54.92,67.77,50.30;陡度分别由1.41,1.39,1.40变缓为1.56,1.55,1.58,有利于TN 显示模式中的灰度显示;视角得到了改善,对比度为10,20的曲线左右视角各提高了5 °.

关键词: 对比度 , 二色性 , 蒽醌类 , 偶氮类

低电压丙烯酸酯体系PDLC的研究

张胜茂 , , 田秋峰 , 牟俊霞 , 樊晓琴 , 乔云霞 , 王杰 , 梁晓 , 唐洪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6.005

选用合适的丙烯酸酯体系的聚合物制备了PDLC样品,光电测试曲线表明其驱动电压可以低至25 V,改变聚合物中的稀释单体能够大幅降低PDLC的驱动电压.选用不同稀释单体的两种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及阻抗表明,聚合物的介电性能及阻抗为影响PDLC驱动电压的深层次原因,液晶的组分及PDLC的膜厚对PDLC的驱动电压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型液晶 , 丙烯酸酯 , 介电性能

PDLC制备过程中聚合物和液晶的选择

曹须 , , 王杰 , 牟俊霞 , 樊晓琴 , 尹环 , 梁晓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6.05.002

介绍了使用聚合引发相分离(包括热固化、紫外光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制备聚合物分散型液晶(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的工艺和原材料,对不同聚合物与液晶的匹配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总结,并整体评价了这些方法,指出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聚合物分散型液晶的制备工艺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性液晶 , 相分离 , 固化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利用六氯乙烷合成含氯类液晶单体

员国良 , 崔红梅 , , 梁立志 , 张晶梅 , 张芳苗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4.0432

提出了一种利用六氯乙烷给取代芳烃引入氯原子的方法.将取代芳烃在低温下制成锂(钾)试剂,再与六氯乙烷反应,可以得到较高转化率的氯代芳烃.分别对邻位无氟原子取代基、单氟原子取代基、双氟原子取代基三类中间体进行了合成方法研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和表征.该方法具有反应收率高、产品纯度好、成本较低等特点.

关键词: 六氯乙烷 , 液晶 , 含氯液晶 , 丁基锂

关于贝氏体铁素体形核的评述——兼复徐祖耀《评宗昌等“贝氏体……”一

宗昌 , 计云萍 , 任慧平 , 袁长军 , 段宝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贝氏体铁索体在晶界形核的新观察验证了形核的一般规律.依据试验观察,理论计算得贝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为:a*=16.7 nm;b*=25 nm,△G*=270 J·mol-1,此值合理.奥氏体中贫碳区的存在是普遍事实,试验也测得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形成了贫碳区;不能将Spinodal分解与奥氏体中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混为一谈.涨落是相变的契机,在孕育期内奥氏体中必由于涨落而形成贫碳区.阐述了非协同热激活跃迁形核机制.大量TTT图分析和实测均表明贝氏体铁索体形核-长大不可能以扩散方式进行.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 , 晶界形核 , 扩散 , 切变 , 热激活跃迁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蟛蜞中的蟛蜞倍半萜内酯A和B

黄雪松 , 欧仕益 , 唐书泽 , 傅亮 , 吴建中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5.018

蟛蜞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倍半萜内酯类物质.以分离纯化所得的结晶倍半萜内酯A与B为参考标准,采用HP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 i.d.× 0.25 μm),程序控制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定了蟛蜞的地上部分(茎叶和花)中倍半萜内酯A与B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蟛蜞茎叶中的倍半萜内酯A和B的含量分别为(239±6.4) μg/g和(156±15) μg/g;花中倍半萜内酯A和B的含量分别为(233±6.5) μg/g和(173±16) μg/g.该法可用于蟛蜞原料及其药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 倍半萜内酯A , 倍半萜内酯B , 蟛蜞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