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9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切分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陈贻宏 , 黄杰 , 刘海昌 , , 陆在学 , 李平 , 涂立钧 , 梁中权

钢铁

说明了切分轧制的技术特点、意义以及切分轧制的各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综述了切分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开发和推广应用切分轧制新技术的情况.

关键词: 切分轧制 , 开发和应用

冷轧复合材料的复合工艺实验

刘海昌 , 汪建春 , , 张红月

钢铁研究学报

进行了钢-铜、钢-铝冷轧复合实验,即表面处理+复合轧制+轧后热处理.结果表明,复合轧制前,必须对基材和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清洗,基材钢需进行表面毛化处理,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z=81~101 μm,较薄的复合材料如铜、铝可不经毛化处理直接复合轧制.钢-铝无张力复合轧制所需总相对压下量为40%≤ε≤60%,钢-铜无张力复合轧制所需的总相对压下量为ε≥70%.应严格控制热处理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保温时间过长,会削弱复合面的强度;钢-铝退火温度控制在320 ℃左右,保温时间约1 h;钢-铜退火温度在550~600 ℃范围内,保温时间约1.5 h.研究认为复合轧制过程中,带材之间的相对跑偏、厚度比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冷轧 , 复合材料 , 表面处理 , 复合轧制 , 热处理

冷轧复合材料的复合工艺实验

刘海昌 , 汪建春 , , 张红月

钢铁研究学报

进行了钢铜、钢铝冷轧复合实验,即表面处理+复合轧制+轧后热处理。结果表明,复合轧制前,必须对基材和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清洗,基材钢需进行表面毛化处理,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z=81~101 μm,较薄的复合材料如铜、铝可不经毛化处理直接复合轧制。钢铝无张力复合轧制所需总相对压下量为40%≤ε≤60%,钢铜无张力复合轧制所需的总相对压下量为ε≥70%。应严格控制热处理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保温时间过长,会削弱复合面的强度;钢铝退火温度控制在320 ℃左右,保温时间约1 h;钢铜退火温度在550~600 ℃范围内,保温时间约15 h。研究认为复合轧制过程中,带材之间的相对跑偏、厚度比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冷轧;复合材料;表面处理;复合轧制;热处理

钢基复合材料生产中打磨机理研究

刘海昌 , 洪伟 , 汪建春 , , 徐春明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5.01.004

冷连轧复合材料打磨机用于复合材料冷连轧前的表面处理,是钢基复合冷连轧材料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对复合材料生产线中打磨机存在的打磨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验,对打磨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打磨机理 , 冷连轧

复合带材冷轧变形行为的上限法分析

应保胜 , , 刘海昌

钢铁研究学报

应用上限法对双金属复合带材冷轧时厚度、速度变化与轧制力、能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建立了复合带材冷轧塑性变形行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复合带材的强度计算公式.应用这些公式对铝-钢复合带材的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带 , 冷轧 , 上限法 , 变形行为

复合带材冷轧变形行为的上限法分析

应保胜 , , 刘海昌

钢铁研究学报

应用上限法对双金属复合带材冷轧时厚度、速度变化与轧制力、能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建立了复合带材冷轧塑性变形行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复合带材的强度计算公式。应用这些公式对铝钢复合带材的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带;冷轧;上限法;变形行为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冻性能试验研究

林敏 , 郑学文 , 宋云连

硅酸盐通报

以研究季冻区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路用性能为目的,在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入5%的水泥,再用不同剂量的早剂(SES-Ⅰ型)替换水泥,研究不同早剂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吸水率、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冻融前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冻系数.试验得出,早剂能够降低材料的吸水率、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提高其早期无侧限强度及冻系数.其中掺量为16%早剂的材料冻性最显著.故早剂的掺人在提高材料早期强度的同时,也能有效减缓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因冻融造成的破坏,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道路工程 , 冻性 , 冻融试验 , 水泥稳定碎石 ,

相同塑积薄钢板弹性能和破坏形式的研究

肖红亮 , 时捷 , 雍岐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5.009

对抗拉强度在1000-2300 MPa范围内的3种相同塑积薄钢板进行弹性能试验,观察弹击后弹坑的宏观形貌和金属流线变化,测量弹坑周边硬度,结合钢板的强度和塑性讨论钢板破坏形式对抗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塑性变形可以有效吸收弹丸的动能,钢板以塑性变形较大的盘形穿孔破坏时,相同塑积钢板弹性能差异较小,强度和塑性共同影响钢板的弹性能;而钢板以塑性变形较小的冲塞破坏时,塑性的影响弱化,相同塑积钢板中较高强度钢板的弹性能明显高于较低强度钢板.2300MPa钢板在弹丸未穿透时发生破碎,这与其塑性较低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弹性能 , 破坏形式 , 薄钢板 , 塑积

两种不同塑性薄钢板弹性能的试验和数值模拟

肖红亮 , 时捷 , 曹文全 , 雍岐龙 , 董瀚

钢铁

利用51B式7.62mm手枪弹对不同强度和塑性的薄钢板进行枪击试验,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试验和数值模拟过程的钢板破坏形貌、背凸高度、残余弹丸长度等宏观形貌进行比较。结合弹过程中弹丸和钢板消耗的能量,分析了强度和塑性对钢板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两种钢板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差异较大,但其51B式7.62mm手枪弹性能相当。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模拟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弹丸冲击靶板过程。因较高强度钢板使弹丸变形消耗的能量大于较低强度钢板,塑性较好钢板本身变形消耗的能量大于较低塑性钢板,从而解释了两种钢板弹性能相当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薄钢板 , 51B式7.62mm手枪弹 , 耗能分析 , 数值模拟

两种不同塑性薄钢板弹性能的试验和数值模拟

肖红亮,时捷,曹文全,雍岐龙,董瀚

钢铁

利用51B式7.62mm手枪弹对不同强度和塑性的薄钢板进行枪击试验,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试验和数值模拟过程的钢板破坏形貌、背凸高度、残余弹丸长度等宏观形貌进行比较。结合弹过程中弹丸和钢板消耗的能量,分析了强度和塑性对钢板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两种钢板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差异较大,但其51B式7.62mm手枪弹性能相当。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模拟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弹丸冲击靶板过程。因较高强度钢板使弹丸变形消耗的能量大于较低强度钢板,塑性较好钢板本身变形消耗的能量大于较低塑性钢板,从而解释了两种钢板弹性能相当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薄钢板 , 51B type 7.62mm pistol bullet , energy absorption , numerical simulation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9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