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0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在单分子膜上电沉积金属银膜

姚素薇 , 余碧涛 , , 张卫国

材料研究学报

以在气/液界面和气/固界面上形成的硬脂酸单分子膜为基底电沉积金属银薄膜。改变电沉积条件,得到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光亮、细致的纳米金属银薄膜。当底相硝酸银溶液的pH数值低于7时,在气/液界面没有银膜形成,只在银丝的尖端生成棕黑色的粉末;提高镀液的pH值有利于银的沉积,且硬脂酸分子排列得越紧密,成膜性越好。随着槽电压的升高,银膜的沉积速度逐渐增大,其微观结构从树叶状逐渐向鹿角状变化。根据电沉积银薄膜的规律,分析了在单分子膜上电沉积银的生长机制,认为单分子膜及其界面的双电层结构是沉积银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单分子膜 , null , null

单分子膜诱导化学/电化学沉积纳米复合薄膜的研究进展

张卫国 , , 班春梅 , 余碧涛 , 姚素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06.013

介绍了以单分子膜为基底,化学/电化学沉积纳米复合薄膜的发展现状,并对该方法的制备原理、工艺条件、膜结构、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阐述,还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单分子膜 , 纳米复合薄膜 , 化学沉积 , 电沉积

铝合金表面液相沉积抗菌层的性能研究

张维丽 , , 王臻 , 李荣先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8.006

银可用作金属表面抗菌功能层的有效成分,从而拓宽金属材料在日用家电产品中的使用范围.为此,通过液相沉积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金属银的颗粒膜层,对沉积工艺、沉积膜层抗菌性能以及沉积层与基体结合力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相沉积法在含1.0×10-3 mol/L硝酸银、1.0 mol/L己二胺配位剂、1.5×10-3 mol/L硼氢化钾、pH值为13的溶液中,在300 r/min搅拌下沉积1 min,可在铝合金表面沉积出粒度为1 μm以下的银颗粒,沉积层与铝合金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蒸煮试验表明抗菌层无鼓泡、无脱落现象发生;铝合金抗菌层的表面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抗菌沉积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达到96%以上.

关键词: 抗菌层 , 银颗粒 , 液相沉积 , 铝合金

用单分子膜诱导化学沉积银膜

, 姚素薇 , 班春梅 , 张卫国

材料研究学报

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硬脂酸单分子膜及硬脂酸/十八醇混合单分子膜。利用硬脂酸单分子膜的诱导作用,在硬脂酸单分子膜上化学沉积了金属银纳米膜;在硬脂酸/十八醇混合单分子膜上沉积了微观结构为网状的银膜。采用SEM和TEM测试银膜的微观物理结构,并对膜的外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溶剂、不同亲水端基及沉积时间对银膜生长的影响。沉积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可得到100nm以下厚度的银膜。采用界面双电层理论初步探讨了单分子膜上化学沉积银的生长机制,分析了多孔网状银膜的成因,认为界面双电层是银膜沉积的必要条件。提出了一种制备银膜的新方法,此法的优点在于能主动控制银膜表面微观结构。

关键词: 单分子膜 , null , null

在单分子膜上电沉积金属银膜

姚素薇 , 余碧涛 , , 张卫国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6.005

以在气/液界面和气/固界面上形成的硬脂酸单分子膜为基底电沉积金属银薄膜.改变电沉积条件,得到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光亮、细致的纳米金属银薄膜.当底相硝酸银溶液的pH值低于7时,在气/液界面没有银膜形成,只在银丝的尖端生成棕黑色的粉末;提高镀液的pH值有利于银的沉积,且硬脂酸分子排列得越紧密,成膜性越好.随着槽电压的升高,银膜的沉积速度逐渐增大,其微观结构从树叶状逐渐向鹿角状变化.根据电沉积银薄膜的规律,分析了在单分子膜上电沉积银的生长机制,认为单分子膜及其界面的双电层结构是沉积银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单分子膜 , 电沉积 ,

用单分子膜诱导化学沉积银膜

, 姚素薇 , 班春梅 , 张卫国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6.021

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硬脂酸单分子膜及硬脂酸/十八醇混合单分子膜利用硬脂酸单分子膜的诱导作用,在硬脂酸单分子膜上化学沉积了金属银纳米膜;在硬脂酸/十八醇混合单分子膜上沉积了微观结构为网状的银膜.采用SEM和TEM测试银膜的微观物理结构,并对膜的外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亲水端基和沉积时间对银膜生长的影响.沉积时间控制在3 h之内,可得到100 nm以下厚度的银膜.采用界面双电层理论初步探讨了单分子膜上化学沉积银的生长机制,分析了多孔网状银膜的成因,认为界面双电层是银膜沉积的必要条件.提出了一种制备银膜的新方法,此法的优点在于能主动控制银膜表面微观结构.

关键词: 单分子膜 , 化学沉积 , 银纳米膜

中国矿业制度变迁与发展分析

徐建民 , 赵传卿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9.001

论述了矿业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矿业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并指出矿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矿业市场及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矿业 , 制度 , 市场 , 发展 , 建议

矿业市场要素及其模型分析

李英龙 , 李柏林 , 李文瑶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6.015

文中在对矿业市场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矿业市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矿业市场 , 市场要素 , 市场模型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3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