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快迎
,
赵玉增
,
陈曈
,
葛红花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2005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柠檬酸-三乙醇胺),并采用体积排阻色谱(SEC)对其重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在模拟冷却水中,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聚合物对碳钢Q235缓蚀性能,并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聚合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柠檬酸-三乙醇胺)重均分子量越大,对碳钢Q235的缓蚀率和对硫酸钙的阻垢率越大.当聚(柠檬酸-三乙醇胺)用量为100 mg/L时,缓蚀率可达93.8%;聚(柠檬酸-三乙醇胺)用量为10 mg/L时阻垢率可达96.28%.
关键词:
聚(柠檬酸-三乙醇胺)
,
缓蚀
,
阻垢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张中太
,
张俊英
,
唐子龙
功能材料
本文介绍了室温质子导电玻璃及提高质子导电率的几种方法:H+注入法,sol-gel(溶胶-凝胶)工艺和复合强化法.与传统熔融-淬火玻璃相比,从大量研究成果总结出各种方法对导电率的提高,并从基体的结构变化和导电机制方面分析各种方法提高质子导电率的原因,为发展新型快质子导体提供理论基础.对室温快质子导电进行了展望,以期发展实用性低温燃料电池.
关键词:
质子导电
,
玻璃
,
质子注入
,
sol-gel工艺
孙有社
,
赵长伟
,
孙素环
,
佟德昌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2.04.008
用浸水快冷模拟轧后快冷,研究了快冷工艺参数对GCr15钢最终组织和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终冷温度在700~500℃范围内,能够改善淬火后碳化物的大小及分布,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碳化物网状级别由2.0级下降到1.0级,球化级别由1.0级提高到2.0~2.5级.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下,浸水快冷球化退火后淬回火试样的硬度比热轧空冷样的有所提高.
关键词:
GCr15钢
,
热处理
,
组织
,
快冷
何军舫
,
徐孝荣
,
姚国兰
,
赵航
,
赵凤鸣
,
金福成
金属学报
用快淬方法制备Sm_(2+x)Fe_(17)合金。结果表明;当x=0.7时,可获得α—Fe含量极少的Sm_2Fe_(17)单相。经研磨,渗氮处理后,α—Fe仍能控制在3.0wt—%以下。主相为具有强烈单轴各向异性的Sm_2Fe_(17)相。快淬合金晶粒接近单畴,可望得到高矫顽力。获得的最高磁性能为:Br=0.7T,H_c=761.0kA/m,(BH)=45.6kJ/m~3,T_c=475℃。
关键词:
氮化物
,
permanent magnet
,
rapid quenching
李伟东
,
黄建国
,
孙承绪
,
张樵英
材料导报
简述了在低温快烧条件下制备自生乳浊釉的研究思路、相关工作基础及实现的关键和难点.自生乳浊釉是通过釉熔体在烧成过程中产生一级或多级分相或析出微晶而实现乳浊效果的,打破了传统乳浊釉外加晶粒乳浊剂的单一乳浊方式,具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快速烧成
,
分相乳浊
,
白生乳浊
,
乳浊釉
王琦安
,
龙斌
,
王西涛
,
方玉诚
,
张东辉
,
周培德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275
钠冷快中子反应堆(SFR,简称快堆)是中国发展第4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也是中国核能技术实现闭式燃料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快堆大部分关键结构部件均采用国外进口材料,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快堆事业发展的瓶颈.根据中国钠冷快堆技术工程化与商业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分析了当前快堆材料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探讨了快堆材料研发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快堆材料研发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应对措施.同时,拟定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快堆材料技术发展路线图,以期为中国钠冷快堆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借鉴.
关键词:
钠冷快堆
,
材料
,
研发
,
技术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