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浩
,
刘希林
,
万自永
,
孙少华
,
韩峰
材料开发与应用
通过典型钛-钢复合接头与钛复层焊接试验,研究了在复层焊接后钛-钢复合接头的力学性能以及4焊接区域复合界面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线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钛-钢复合接头钛复层焊接会对钛-钢复合板造成开裂且结合强度降低等影响.
关键词:
钛-钢复合接头
,
焊接试验
,
线能量
肖斌
,
王建华
,
苏旭平
,
尹付成
,
刘希林
电镀与涂饰
利用SEM-EDS,EPMA等手段对连续镀锌板镀层组织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钢表面碳沉积,镀层中出现铁锌中间相,镀层分层,镀层中夹杂固体杂质,钢板表面过度氧化等是导致镀层粘附性不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连续镀锌
,
粘附性
,
碳沉积
,
中间相
晏阳阳
,
廖志谦
,
刘希林
,
贾晓飞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1.01.002
本文采用PAW方法,对B10合金薄板进行焊接实验,实现了4 mm厚B10合金板材的无缺陷焊接,并对焊缝成形性能、组织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B10合金焊接性能好,与传统的手工TIG焊相比,焊接B10合金用PAW方法在焊缝外观成形、内部质量、焊接效率等方面更有优势.
关键词:
B10合金
,
PAW
,
力学性能
,
焊缝组织
刘希林
,
肖斌
,
苏旭平
,
刘学良
,
王建华
,
何猛
材料保护
锌渣被高速运行的带钢带出后,在气刀的作用下摩擦带钢表面造成镀层缺陷处的锌晶粒比正常区域的锌晶粒细小,导致缺陷处对光的反射率不同于正常区域,从而在镀锌板表面表现出条锌特性.对涟钢带钢连续镀锌板出现的特殊条锌缺陷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各种控制和减少条锌缺陷的措施,如减少锌锅中的锌渣形成、调节气刀参数等,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连续镀锌板
,
特殊条锌缺陷
,
锌渣
胡伟民
,
李国林
,
刘希林
,
张建欣
,
王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窄间隙TIG自动焊接方法,完成40 mm TA2试板的对接焊接,获得无缺陷的焊缝,对全焊缝厚度进行组织和力学性能检验.结果表明:各层焊缝性能均合格,采用窄间隙焊接方法可以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先焊区域由于受压缩塑性变形,焊缝的冲击韧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初步分析了冲击韧性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
钛合金
,
厚板
,
焊接接头
,
组织
,
冲击韧性
伍康勉
,
成小军
,
焦国华
,
刘希林
,
李晓少
钢铁
通过试样斜磨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晰地直接观察到正常镀层的Fe-Al抑制层.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导致粘附性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却都表现为镀层异常.NOF段空燃比(过剩空气系数)偏低时,带钢表面碳富集导致粘附性不良.NOF段板温与空燃比过高时,氧化严重导致还原段负荷过重,表面还原不良引发粘附性不良,此时,靠近基板的镀层处存在大量ZnO.镀锌层分层(镀层控制不良)导致粘附性不良,分层处为ZnO相.
关键词:
热镀锌
,
抑制层直接观察
,
粘附性不良
,
机制
廖志谦
,
刘希林
,
周川
,
张建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基于热-力耦合的焊接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运动电弧作用下的二维体热源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实现焊缝的顺序生长来完成温度场的计算;选择平面应变模型,计算大厚度多道焊接的残余应力,最终得到钛合金厚板焊接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以及厚板焊接接头的三维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与钛合金厚板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两者很接近.该研究结果为钛合金厚板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钛合金
,
厚板
,
焊接接头
,
三维应力
,
热力耦合
刘希林
,
徐家磊
,
王莹
,
耿永亮
,
王岗
材料开发与应用
对33 mm厚TC4锻件进行了电子束焊接试验,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得到了无内部缺陷、正反面成形良好的接头.室温下对该接头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焊缝处、热影响区组织主要是由β转变基体和α'形成的马氏体组织,焊缝处晶粒粗大,热影响区处马氏体细小分布不均;焊缝处硬度略低于母材处硬度,接头整体硬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弱化区域;接头焊缝处屈服强度略低于母材,抗拉强度达到956 MPa,焊缝处冲击值KV2达到56J,焊缝具有良好的韧性.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
TC4钛合金
,
接头组织
,
力学性能
王莹
,
耿永亮
,
刘希林
,
王岗
,
郭立栋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采用直流穿孔型PAW和“一脉一孔”型PAW焊接工艺进行了3 mm和6 mm厚TC4焊接试验,并对焊接试板外观、内部缺欠、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两种焊接方法焊接接头质量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但“一脉一孔”型PAW在降低气孔、降低焊缝下凹方面效果更好;对于中薄型钛及钛合金的等离子弧焊接,“一脉一孔”型PAW效果更好.
关键词:
TC4
,
等离子焊
,
一脉一孔
,
减少气孔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林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林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林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