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释药性能研究

郑志雯 , , 赵娜如 , 王迎军 , 魏坤 , 张淑花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在起始阶段具有很快的药物释放速率,50 min时的累积释放量接近80%,最终的释药量可达90%以上.而且在释药初期,载药量高的样品比载药量低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累积释药百分量.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层状结构 , 茶氨酸

MAP-乙醇-水三元相图的绘制及其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中的应用

, 王迎军 , 魏坤 , 张淑花 , 赵娜如 , 王旭东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1.001

绘制了单烷基磷酸酯(MAP)-乙醇-水三元体系在30℃的相图,用电导法结合偏光显微镜等测试仪器将相图分为W/O微乳区、O/W微乳区、MAP过量区、微乳液与液晶共存区和液晶单相区.选取相图中W/O微乳区内的一个液相组分点,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小角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规则排列的层状微观结构.

关键词: 相图 , 电导率 , 单烷基磷酸酯 , 纳米 , 羟基磷灰石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锻比锻造新工艺

国晖

钢铁

阐明了锻比锻造的概念,首次提出平面变形化的原理及纵向锥面砧可实现锻比锻造.应用纵向锥面砧还可实现无横向拉应力锻造,提高轴类锻件的横向力学性能.锻比锻造新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平面变形化 , 纵向锥面砧 , 无横向拉应力 , 横向力学性能

冲孔蠕变试验技术

陈玉新 , 凌祥 , 涂善东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4.04.007

冲孔蠕变试验技术是获取在役构件蠕变性能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它具有接近无损取样的特点,因此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冲孔蠕变试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典型冲孔蠕变试验装置的组成及结构,指出了冲孔蠕变试验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冲孔试验技术 , 蠕变

直径钢筋的高效矫直

喜平 , 许立忠 , 程绍辉

钢铁

介绍了一种多根直径钢筋同时矫直的高效、无划伤的矫直方法.并论述了该矫直机的矫直原理及力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直径钢筋 , 高效矫直

长庆油田套管的腐蚀与防护

张西明 , 李军 , 张新发 , 马玉生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4.01.018

对长庆油田套管生产井的特征、套管的腐蚀现状和腐蚀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套管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套管 , 腐蚀 , 防护 , 长庆油田

热管强化传热的研究

吴晓敏 , 朱竞飞 , 王维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五种内径相近的热管在不同工作温度(Tv)、热流密度(qe)及倾角(θ)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五种热管带有不同吸液芯结构:微肋、丝网芯、加网芯微肋、金属粉末烧结芯及光滑表面.获得了各热管的蒸发换热系数和冷凝换热系数随(Tv)、(qe)及(θ)等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吸液芯结构等对热管蒸发及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

关键词: 热管 , 强化传热 , 吸液芯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8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